經營一家超市要怎么樣管理,各個流程?
就流程來說,一個商品入場應當經過驗貨、試銷、銷售、下架等過程,注意商品質量檢驗,防止假冒偽劣商品上架,過期商品及時淘汰。陳列有很多原則,關鍵有同類陳列、同牌陳列、同價陳列,前進陳列(新上架的商品陳列在貨價后部,使臨近過期的商品先銷售完畢),黃金陳列(3-5層容易被消費者注意到的貨價應當陳列暢銷品和重點商品)等;商品促銷小超市也可以搞,多留意點大超市的促銷方式,選適合自己的用。
品類管理很重要,因為80/20法則在超市行業(yè)非常靈驗,80%的銷量、銷售額、毛利是由20%的商品帶來的。
首先,做好商品定位,應當區(qū)分跑量商品和盈利商品,對每一類商品,每類商品中的每一個商品,做到差別定價,像柴米油鹽和知名品牌商品等“價格敏感”商品應當低毛利經營,樹立低價形象,集聚人氣,帶動銷量;家用日化、餅干小食品可以適當提高毛利,保證經營業(yè)績。
然后(需要電腦管理,以將商品銷售數據輸入電腦為前提),根據不同的商品定位,分別為每一類(當然分類越細越有分析價值)商品的銷量、銷售額、毛利設定權重,建立數學分析模型,計算每一個商品在該類商品、一類商品的各個價格段、規(guī)格段、乃至全部商品中的重要性,進行取舍。當然,光靠數學模型不行,還要根據市場調查和競爭狀況進行經驗判斷。以上方法靠你悟性了,慢慢探索吧。
第三,滯銷品和高庫存商品應當定期進行分析、淘汰,例外情形:雖然滯銷、占庫存,但具有補齊品類,符合超市定位的商品應當保留。
再次,新品引進應當先經過試銷,并運用上述方法進行保留和淘汰。
季節(jié)性商品、節(jié)慶商品對銷售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春節(jié)、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圣誕,做好節(jié)日商品的選擇和促銷,對大超市來說甚至可以使營業(yè)額數倍增加,小超市也不能忽視。
顧國建是商業(yè)領域的權威專家,看他的書一定能使你受益匪淺。
Hash:dd76e8adcc86bcb94039892fed8000f981b6d172
聲明:此文由 leaf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