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豸山風(fēng)景區(qū)(冠豸山風(fēng)景區(qū)圖片)
導(dǎo)讀:冠豸山風(fēng)景區(qū)(冠豸山風(fēng)景區(qū)圖片) 冠豸山風(fēng)景區(qū)著名景點有哪些 龍巖更好玩的四個地方 冠豸山風(fēng)景區(qū)怎么樣 冠豸山旅游攻略 福建冠豸山導(dǎo)游詞
冠豸山風(fēng)景區(qū)著名景點有哪些
冠豸山介紹 冠豸山歷史 冠豸山特點 寨門 寺廟 石門湖 冠豸山風(fēng)景區(qū)由于形似中國古代的靈獸“豸”而得名,這里不僅有著秀美壯觀的自然風(fēng)景,更由于這里曾是許多歷史名人的隱士之地以及游覽之地而獲名,有著深遠悠久的文化傳承。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番吧。
冠豸山介紹
不連崗自高,不托勢自遠”,是人們對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AAAA級旅游區(qū)冠豸山(“豸”此處讀“zhai寨”)山勢的總體描繪,而“客家神山”、“生命神山”則是冠豸山在全世界客家人心中地位的寫照。冠豸山風(fēng)景區(qū)位于福建西部的連城縣縣城東側(cè),有“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之稱?!磅簟睘楣艜r靈獸,似羊而獨角,能辨曲直,遇惡人則以角觸之,是平民百姓驅(qū)害辟邪的吉祥瑞物,是執(zhí)法者標榜與警示的“圖騰”,是統(tǒng)治者自警的座右銘。舊時執(zhí)法官之帽稱“獬豸冠”,表現(xiàn)了人們對執(zhí)法無私、公正廉明的期盼。豸的聰靈、剛強、公正、誠信讓人們頂禮膜拜。冠豸山因此被稱為“正義山”。
冠豸山歷史
冠豸山開發(fā)始于宋元佑年間,在石門湖筑亭建閣,植以松竹,成為吟詩斗酒之地。山中風(fēng)景秀麗,獨樹一幟。歷代留下許多摩崖石刻和樓臺亭閣及書院等人文景觀。今尚存半云亭、松風(fēng)亭、東山書院、修竹書院、靈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余處。其中就有林則徐登臨冠豸山時手書的橫匾“江左風(fēng)流”,現(xiàn)存于東山草堂內(nèi);還有乾隆年間的名士紀曉嵐,任福建提督學(xué)院時題寫的“追步東山”真跡。
冠豸山特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從正面登山的話,登上百余米緩坡后,可以看到有一株枝干虬勁的百年老松挺立崗山,那就是冠豸山上最zhu名的一株迎客松。其實冠豸山在古代蒼松遍布,但受清末戰(zhàn)亂、“大躍進”毀林煉鋼及“文革”時期亂伐林木的摧殘,冠豸山幾乎成為禿山,僅剩這顆老松因為長在峭壁之上砍不到而得以幸存。它虬勁的枝干和挺撥的姿態(tài)給人以愉悅的美感。在迎客松南面數(shù)米有一座六柱涼亭,游人可在那里靜賞迎客松的風(fēng)姿。景區(qū)總面積123平方公里,主要有獬豸冠、石門湖、竹安寨、云霄巖、九龍湖等五大景區(qū)。她集“山、水、巖、洞、泉、寺、園”于一體,“雄、奇、幽、秀”諸特點于一身,處處彰顯旖旎的山水風(fēng)光和璀璨的客家文化。冠豸山因明代名儒黃公甫,在滴珠巖上題刻字徑數(shù)尺、矢勁鐵強的“冠豸”二字而聞名于世。
寨門
冠豸山千峰聳峙,深谷幽泉,形成許多絕壁懸崖,峽谷險道,盛世供游人玩賞,動亂則可恃險安居。歷史上多次戰(zhàn)爭禍害,人們皆上山躲避。為了防御有力,修筑了不少的關(guān)寨,因而形成了寨門這一道準軍事防御型的人文景觀。冠豸山的寨門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修建主持人為縣尹馬周卿。明弘治五年(1492)縣令關(guān)銓重修加固。原設(shè)東、西、南、北4座寨門,除南寨門已毀只存遺址外,其余寨門尚完好。
寺廟
冠豸山寺廟有兩座,一是靈芝峰下的“靈芝寺”,主要奉祀觀音菩薩。一為冠豸前山入口處的“法云寺”,前身為華林寺,建于宋末。
冠豸山有“陽剛天下之一,陰柔舉世無雙”之稱的碧水丹山,曾經(jīng)傾倒不少文人墨客,留下數(shù)千篇(首)的詩詞歌賦、散文,成為冠豸山珍貴的文學(xué)遺產(chǎn)。最令人稱道的如李鴻猷的《游冠豸山賦》、童能靈的《冠豸山夕照賦》等篇什,不僅辭彩華麗,情景交融,描述生動,而且對研究昔日冠豸山舊貌亦有參考價值。
石門湖
石門湖位于冠豸山? ??南,與冠豸山景區(qū)緊相毗鄰,舊稱“石門巖”,為連城昔日八景之第二景——“石門宿云”所在地。20世紀70年代,在此建成長73米的大壩,蓄水量300余萬立方米。大壩鎖蛟龍,石門蓄翠珠。石門巖變成一個山水相連、景色迷人的人工湖泊。水隨山蜿蜒,港叉交錯;山依水臨淵,深谷縱橫;碧水青山相映,蒹葭岸柳扶疏;游魚起舞,白萍紅苕相邀;水中孤渚,勝似蓬萊。真有“水似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那種令人向往的佳境。游人蕩舟其間,聽兩岸鶯聲百囀,看湖中野鴨閑游,撫水底青山,追云邊曉日,悠哉游哉
龍巖更好玩的四個地方
龍巖更好玩的四個地方:冠豸山風(fēng)景區(qū)、永定土樓、福建省龍巖市古田旅游區(qū)、長汀古城。
1、冠豸山風(fēng)景區(qū)
冠豸山風(fēng)景秀麗,蒼玉峽逶迤而入,一石若懸,流水潺潺,松風(fēng)亭建在半山巨石之上,游人在此傾聽濤聲,欣賞吐紅杜鵑,分外悅目賞心,走過有驚無險的丹梯云棧,穿過“云矚”塹門,便是高壁峭立、獨開一面的“滴珠巖”。有乾隆翰林朱陽鐫刻的“上游之一觀”五字,是閩江、九龍江、汀江發(fā)源地之一的佐證。
芙蓉坡上下有歷代所建書院十余座,現(xiàn)存修竹書院、五賢書院、東山草堂等。石門湖景區(qū),湖約十里,山環(huán)水繞,乘舟游蕩,有雙乳峰、葫蘆港、童子牽馬、大象飲泉、瘋僧戴帽等景觀。竹安寨,與冠脫豸山體相連,這里集雄、奇、險、絕于一體。
2、永定土樓
永定土樓,即永定客家土樓,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龍巖市永定區(qū),中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樓的設(shè)施布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筑的特點,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著2萬多座土樓,其中有三層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圓樓360多座,其中清代以前的約占1/3,具有代表性的土樓近3000座。
3、福建省龍巖市古田旅游區(qū)
福建省龍巖市古田旅游區(qū)景區(qū),位于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zhèn),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景區(qū)包括古田會議會址、古田會議紀念館、紅四軍政治部舊址――松蔭堂、紅四軍司令部舊址――中興堂等一大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田民俗文化異彩紛呈,客家美食街、紅軍哨所、五龍民俗廣場、黃酒博覽園、紅軍戲臺、星火燎原蠟像館、客家鄉(xiāng)村旅游吸引著大量游客。
4、長汀古城
長汀古城又稱汀州古城,位于福建長汀,地處武夷山脈南麓,南與廣東近鄰,西與江西接壤,為閩粵贛三省的古道樞紐和邊陲要沖,被稱為“福建西大門”。
汀州古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國家AAAA級景區(qū),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建于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1994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福建四大名城之一。
冠豸山風(fēng)景區(qū)怎么樣 冠豸山旅游攻略
冠豸山,位于福建連城縣城東郊1公里。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寓含剛正廉明之意,舊稱“東田山”、“蓮峰山”,以其天生麗質(zhì)于1986年榮膺“福建十佳風(fēng)景區(qū)”。 “平地兀立,不連崗自高,不托勢自遠”。景區(qū)方圓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巖、洞、泉、寺、園諸神秀于一身,雄奇、清麗、幽深,與武夷同屬丹霞地貌,被譽為:“北夷南豸,丹霞雙絕”。 冠豸山有山奇、水秀、谷幽、巖深之神秀。有中開一谷的蒼玉峽,驚而不險的丹梯云棧,放眼萬里的一線天,冷風(fēng)襲人的雪洞,山泉琮琮的蓮花洞。身姿綽約的姐妹巖,撩人遐思的玉女池等。 目前可游覽的景觀有四十余處,摩崖石刻三十九處,另有規(guī)模壯觀的亭、閣、寺廟、書院、山房等十余處。 山中風(fēng)景秀麗,獨樹一幟。歷代留下許多摩崖石刻和樓臺亭閣及書院等人文景觀。今尚存半云亭、松風(fēng)亭、東山書院、修竹書院、靈 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余處。最為珍貴的有林則徐登臨冠豸山時手書的橫匾“江左風(fēng)流”,現(xiàn)存于東山草堂內(nèi);還有乾隆年間的名士紀曉嵐,任福建提督學(xué)院時題寫的“追步東山”真跡。
景點類型:山峰
更佳季節(jié):3月-8月更佳。春夏季節(jié)氣候宜人,植被茂盛,游山玩水皆可。
建議游玩:8小時
門票:聯(lián)票(冠豸山、石門湖):115.00元
開放時間:5月~10月:08:00~17:30 11月~4月:08:30~17:00
福建冠豸山導(dǎo)游詞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導(dǎo)游,可能需要進行導(dǎo)游詞編寫工作,導(dǎo)游詞是導(dǎo)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講解詞。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導(dǎo)游詞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福建冠豸山導(dǎo)游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福建冠豸山導(dǎo)游詞1
冠豸山屬丹霞地貌,景點一個連著一個。在一個叫“竹安寨”的石峰之頂,有一個面積有幾十平方米的天然水池,池水清澈透明,四季不枯,人們稱之為天池。天池西面有一道長百余米,高幾十米的天然石墻,人們稱之為天墻。北面有一個酷似老人的石峰,人們稱之為壽星巖,東面是一狀如馬頭的石山,人們稱之為馬頭山,對于天池及旁邊這些緊緊相連的景點,當(dāng)?shù)赜幸粋€神奇的傳說。相傳,王母娘娘有七個女兒,俗稱七仙女。七仙女中最小的名叫紫霜,長得異常白凈漂亮,被王母娘娘視為掌上明珠。平時,王母娘娘喜歡帶著七仙女到北方天池游泳消暑,讓女兒們在凡塵中盡情歡樂地玩耍。有一次,紫霜游泳游累了,便獨自到岸邊休憩,剛好看見趕山神正在趕山。紫霜禮貌地問趕山神:“趕山伯,您這回要把這些石頭趕去哪里呢?”趕山神說:“南方泥多石少,大地上雖長滿香桂杜鵑,遺憾的是沒有石頭襯托,我現(xiàn)要把這些石頭趕到南方去,讓南方的風(fēng)景更漂亮?!弊纤謫枺骸摆s山伯,我能跟您去看看嗎?”趕山神說:“如果***媽同意,我當(dāng)然可以帶你去?!蓖跄改锬镌臼遣幌氪饝?yīng)紫霜跟一個老頭去趕山的,但想想紫霜日漸長大,世面所見也少,是該學(xué)學(xué)本事了,于是點頭答應(yīng)了紫霜。又怕紫霜一路辛苦,便命令時任弼馬溫的孫悟空派了一頭最壯實的天馬來,讓紫霜騎去。馱著紫霜的天馬行空而去,很快就和趕山神一起到了南方冠豸山地界。紫霜往下一看,此地果然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不足之處就是少了一些石山石峰,就對趕山神說:“趕山伯,這里太美了,您就把石山放在這里吧。”趕山神說:“行啊,太陽剛好落山,恰巧是我施展法術(shù)的時候,你看我的吧?!币魂囷w沙走石后,只見各式各樣的石山石峰點縱于山水花木之間,冠豸山漂亮極了。紫霜非常高興,心想以后若能到這里游泳洗漱,豈不比在北方天池更有趣味?于是請求趕山神為她造一個游泳池。趕山神是個慈祥的老頭,得到美女的贊許心里很是舒服,聽到美女的請求自然爽快答應(yīng)。于是又一陣揮鞭念咒,一個天池即刻就造在石峰頂上。趕山神還對紫霜說:“你到這里洗漱,是不可以讓別人看見的,我再幫你改造改造?!庇谑潜蕹鲆坏朗瘔踝∥鬟叺牡缆?,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天墻”,削去連綿的山巖,把天池四周削得絕壁難攀。一切感到滿意后,便對紫霜說:“仙女你現(xiàn)在盡可放心享用天池了?!弊纤f:“好是好,可惜天池里沒有水,叫我怎么享用? ??!壁s山神這才想起自己沒有造水的神力,一下子變得不知所措,直叫道:“真是老糊涂,真是老糊涂。”站在一旁的天馬提醒趕山神:“這里靠近東海,能不能請龍王來幫幫忙?”趕山神說:“東海龍王一向小氣,上次趕山時我不小心把一塊大石頭掉到東海里,他說是我故意要占他的地盤,對我一起懷恨在心,現(xiàn)去求他,恐怕不會同意。”天馬問:“那是什么地盤?”趕山神說:“就是對面那個臺灣島?!弊纤f:“臺灣本身就是內(nèi)陸不可分割的部分,東海龍王他何必斤斤計較,我去找他看看?!睎|海龍王見了紫霜,聽說要與趕山神合作造一個天池,便毫不客氣地拒絕。龍王說:“過去哪吒來欺負我的兒子,前些日子孫悟空又來強行借走定海神針,今天一個小小的趕山神又想如何捉弄我?他故意把這么大一塊石頭掉到我這里,占了我這么大地盤,我還沒找他算帳呢?!弊纤f:“趕山神一天到晚很辛苦,這塊石頭是不小心掉在這里的,您不能想別的地方去。”龍王說:“他想算計我,我還把他給算計了。我龍宮里的人才多的是,你看,我把這塊廢石雕琢成了大石宮,在里面住著冬暖夏涼,舒服極了,這叫變廢為寶??!他趕山神想不到吧!”紫霜平日雖養(yǎng)在天宮,年紀也還小,卻天生聰慧。她對龍王說:“王母娘娘同意我在南方做了天池,天南地北自然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塊大石頭說不定哪天又要被趕到什么地方去,你這么舒服的石宮不就前功盡棄變別人的了?”龍王一想這話有道理,心想還是去天池造水更為劃算,于是和紫霜一起來到冠豸山。龍王用眼睛看了一下趕山神,卻覺得趕山神正在搖鞭子暗笑他,譏諷他,心里越想越不舒服,越想越氣,那水注就越下越大,頓時變成了暴雨,雨水溢出天池變成了洪水,直往冠豸山下的農(nóng)田房舍沖去。趕山神立即把紫霜的腰帶和趕山鞭纏在一起,讓趕山鞭鞭力大增,一口氣在山下來回鞭了九下,鞭出一條漂亮如玉帶的九曲河,把天池溢出來的洪水全都引起,洪水沒有傷及老百姓的田地房屋,這條河現(xiàn)在就叫九曲文川河。紫霜見龍王如此陰險惡毒,竟然不顧老百姓的死活而大發(fā) *** ,一下子變得義憤填膺,搶過趕山神手中的趕山鞭,騎上天馬,追上龍王一陣猛抽,把龍王抽得為遍體麟傷,所以龍的身上至今還長滿麟片,其實那就是被紫霜抽打的傷疤。
龍王是天庭高官(相當(dāng)于凡塵中的省部級),卻被紫霜打成重傷,心里很不服氣,就跑到王母娘娘那里去告狀。王母娘娘帶著龍王和天兵天將來到冠豸山,對紫霜、趕山神和天馬進行審問。紫霜說:“龍王是我打的,要罰就罰我?!碧祚R說:“紫霜是我馱著去的,要罰就罰我。”趕山神心想,自己已經(jīng)年老體衰,正想退休,何不把這事一個人攬下來,就說:“真正打傷龍王的是我和我的趕山鞭,趕山鞭是我的器物,沒有我的神力,誰能用它打龍王呢?請王母娘娘放了紫霜和天馬,要罰就罰我?!蓖跄改锬飭桚埻酰骸暗降资钦l傷害了你?”龍王心想,得罪紫霜肯定沒有好處,趕山神和天馬又都肯承擔(dān)責(zé)任,何不順水推舟做個人情,便說:“是趕山神騎著天馬用趕山鞭把我打傷,與紫霜無關(guān)?!蓖跄改锬锼觳粏柷嗉t皂白把趕山神點化成石峰,在原地禁閉1000年,天馬也要點化成石山在原地禁閉1000年,但孫悟空不同意,請求王母娘娘看在他的薄薄的猴面上最少也要少500年。王母娘娘怕孫悟空再來個大鬧天宮,就同意只禁閉天馬500年。于是天池旁就有了一個象人一個象馬的石峰。象人的石峰應(yīng)該叫趕山神巖,因為趕山神長得像壽星,象馬的石山當(dāng)?shù)厝司?叫馬頭山。龍王雖然在王母娘娘面前打贏了官司,但對趕山神和天馬的嚴重處罰卻心存愧疚,到天庭開會遇見紫霜更是左右為難不知所措。為了巴結(jié)紫霜,龍王對紫霜造的冠豸山天池格外呵護,只要水少了一點就立即補上,不敢讓天池干涸,因此,冠豸山天池的水不管春夏秋冬還是寒暑陰陽,其水位總是保持在一個特定位置,不枯不溢,實為奇觀。冠豸山下的人們發(fā)現(xiàn)一夜之間多了壽星巖、馬頭山、天墻、天池和九曲河,就知道昨夜有神仙光臨此地,趕忙燒香擺燭放鞭炮向神仙求愿。因此,冠豸山下的連城人特喜歡燒香擺燭放鞭炮,有俗語云:“可以吃不飽,可以穿不好,早晨傍晚不可以不放炮?!贝肆?xí)俗亦可稱作世界奇聞。
福建冠豸山導(dǎo)游詞2
冠豸山是有生命的,不僅在于它合“生命之門”、“生命之根”于一體,而且還因為它是一座散發(fā)著濃厚文化氣息的山。山名由“東田石”、“蓮峰山”到后被邑人以“冠豸”兩字取代,就賦予了山的文化色彩。獬豸,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似羊而獨角,“能辨曲直,見人爭斗,即以角觸不直者”,法官可據(jù)此判斷是非,因而法官的帽子稱為“冠豸”,以示公正不阿、除邪扶正之意。山名“冠豸”,可見其寓意深遠。與天下名山相比,鐘靈毓秀的冠豸山不以山勢巍峨稱雄,不以香火鼎盛聞名,卻以書院眾多而自豪。自南宋到明清,不少文人雅士紛紛在山上結(jié)廬倡學(xué),建有眾多的書院,石刻,包括南宋大儒、福建四大理學(xué)家之一羅從彥手書的“壁立千仞”、明代名儒黃公甫所題“冠豸”、現(xiàn)代著名書法家羅丹的“人長壽”、趙樸初的“造化鐘神秀”等書法珍品。早有人言,冠豸山水,雄齊、清秀,景觀奇特,有“三絕”:一是竹安寨景區(qū)的“壽星石”,栩栩如生;二是竹安寨景區(qū)的“水門墻”,氣勢恢宏;三是冠豸山景區(qū)的“照天燭”,拔地而起五十余米,直插云天。實際上,隨著景區(qū)的開發(fā),新的景致不斷現(xiàn)身,冠豸山風(fēng)景區(qū)之絕景妙色已遠非“三絕” ?!吧?、“生命之門”,并存于風(fēng)景區(qū),陰陽稱雙絕,就令游人驚嘆不已,“客家神山”、“生命神山”、“陽剛天下之一,陰柔舉世無雙”的贊譽如潮而來??v覽天下名山勝景,有陰或有陽,并不少見,然陰陽相對同一處,實屬罕見。所謂“生命神山”,實不為過。
福建冠豸山導(dǎo)游詞3
各位親愛的來賓:
大家好!歡迎來到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閩西連城冠豸山觀光旅游。我是XX旅行社的導(dǎo)游XX。
位于連城的客家之一名山”冠豸山,猶如一位不施粉黛的村姑,天生麗質(zhì),清純可人。這里景區(qū)面積12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龍?zhí)兜任鍌€景區(qū)組成,集山清,水秀,谷幽于一體。相傳冠豸山的開發(fā)始于宋朝,有八閩名勝”美稱。因與武夷山同處于一條山脈,都是丹霞地貌,山勢雄奇,而享北夷南豸,丹霞雙絕”美譽。今天游覽的主要景點是石門湖和冠豸山。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就乘船游覽石門湖景區(qū)。大家請看石門湖景區(qū)雖小但卻不失浩渺,清幽、秀麗、亭亭玉立,猶如少女般的柔情,就像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生命之門,它不是抽象的符號,它是直觀的形象,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構(gòu)筑出石門湖陰柔的羞澀風(fēng)景,讓人看過后一股敬意油然而生,它象征著母性的偉大和生命的崇高。好,各位團友,下了船,翻過鯉魚背,我們便來到冠豸山景點最集中、最壯觀的長壽巒。大家現(xiàn)在看到山谷中這奇特的擎天一柱就是著名的生命之根,它高56米,它與我們前面所看到的生命之門被人們譽? ??陽剛天下之一,陰柔舉世無雙”。
好,大家隨我過一線天,我們來到的是冠豸山的前山。請大家往上看,這座山的主峰兩邊緊挨著兩座山,而三座山峰連在一起像古代的一種官帽。它叫獬豸冠”,也就是宋代以前執(zhí)法官的官帽,在古代也泛指執(zhí)法官,咱們現(xiàn)在的執(zhí)法官可不戴這種帽子哦!元曲名家關(guān)漢卿的《玉鏡臺》中就有這么一名臺詞生前不懼獬豸冠,死來圖畫麒麟像”,說的就是執(zhí)法官。各位來賓知道什么叫獬豸”嗎?相傳它是古代的獨角神獸,能辨是非曲直,若見人爭斗,就會用角去觸理虧的一方。后來由于方言的原因,咱們閩西人民把ZHI”念成是ZHAI”,久而久之就成冠豸”這個詞,這也就是這座山名的由來了,古往今來,人們把冠豸山視為剛正不阿的神山,也是人們追求建立公正廉明社會的象征。這里水處(閩江,汀江,九龍江)三江上游,之一景觀便是這冠豸山,加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又被譽為閩西之一關(guān)”,上游之一關(guān)。
朋友們,一座山,如果沒有文化浸染,也就只是一塊沒有生命的石頭。而冠豸山是有生命的,不僅在于它集生命之門”、生命之根”于一體,而且還因為它是一座散發(fā)著濃郁的文化氣息的山。與天下名山相比,鐘靈毓秀的冠豸山不以山勢巍峨稱雄,不以香火鼎盛聞名,卻以書院眾多而自豪。數(shù)百年的書聲熏陶,滋潤了冠豸山的傲然風(fēng)骨。書院的興盛,文人墨客的紛沓而至,在山間留存一批珍貴的歷代摩崖石刻和題匾,以及一篇篇歌詠冠豸山水的詩賦文章。最為珍貴的是,東山草堂內(nèi)珍藏的兩塊題匾:一塊是民族英雄林則徐手書的橫匾江左風(fēng)流”,另一塊是大才子紀曉嵐留下的追步東山”墨寶。冠豸山人文鼎盛,出過20多名進士,堪稱連城文化的搖籃。
各位朋友,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贛龍鐵路,漳龍高速,龍巖冠豸山機場的開通,會加快閩西旅游前進的步伐,真誠地歡迎各位再到閩西,再到冠豸山。
福建冠豸山導(dǎo)游詞4
尊敬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們美麗的冠豸山不僅自然景觀神奇獨特,人文景觀也同樣精彩動人,擁有“客家神山”的美譽,這其中就包含冠豸山與龍之九子的傳說。古時民間說“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但九子是什么,說法不盡相同。那么,冠豸山景區(qū)龍之九子是哪九子呢,與這座名山又是什么淵源呢?我給大家作個簡介吧!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福建沿海經(jīng)常受到臺風(fēng)襲擊,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怨氣沖天。久而久之,驚動上蒼。玉帝忙召來太白金星商量對策。太白金星說:“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要從內(nèi)地移幾座山峰,在臺風(fēng)經(jīng)常登陸之處立為屏障,便可削其鋒,弱其勢,減其害,乃至化害為利。老臣聽說老君門下有不少弟子,本領(lǐng)高強,移山之事若由他交給弟子去辦,應(yīng)該比較穩(wěn)妥?!笔虑榫瓦@樣定下來了。任務(wù)落到太上老君門下一個名叫呂純陽的弟子身上。
話說這個姓呂名純陽又稱呂洞賓的人,隨身帶著老君送給他的一條神鞭,日夜兼程,四處考察。不幾日,他來到了一個所在,只見方圓數(shù)十里地面有幾座山峰,巍然屹立于莽莽群山之中,氣勢非凡。他想,臺風(fēng)再厲害,也無法穿越這些屏障呀!于是,他用力揮起了神鞭,這方圓數(shù)十里的群峰,好像輕得像一卷水墨畫,朝東南沿海飄了過去……
一天,呂純陽剛剛把群峰趕到連城地界,就覺得口干舌燥,有些體力不支了。他于是在這里收鞭歇息,那正在飄動的山峰便一下從云頭落了下來。呂洞賓舉目四顧,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幾間地板打掃得干干凈凈的竹籬茅舍,舍內(nèi)有 一美麗的妙齡村姑正在釀酒。他來到村姑門前,向村姑討水解渴。這位客家村姑見有來客求助,非常爽快,馬上從酒缸中舀了滿滿一大瓢香甜可口的客家酒娘送到他手中。這酒實在太好喝了,他喝了一瓢又一瓢,不知不覺就醉倒睡熟了。待他一覺醒來,神鞭早已失去了威力,無論他怎么用力揮鞭,眼前的幾座山峰硬是紋絲不動!怎么辦呢,任務(wù)沒有完成,他回去如何交代?于是,他想起了老朋友東海龍王。龍王采納龜丞相的建議,派出了九個本領(lǐng)高強的兒子前去暗中幫忙呂洞賓。龍王派出的`九個龍子分別是:螭(音chī)吻,麒麟,赑屃(音bìxǐ),椒(音jiāo)圖, 囚牛,鰲,狻猊(音suān ní), 貔貅(音pí xiū), 獬豸。
這九位龍子跟隨呂純陽,一路跋涉到了連城后,立即就被這里的如畫風(fēng)光和香醇的美酒吸引了,它們覺得這里的風(fēng)景比龍宮的更美麗,這里的飲食比龍宮的更可口,這里的客家百姓更需要它們,尤其是其間九條清流匯成一湖碧波,比龍宮更適合它們的脾性。它們更樂于在此間安居。于是,事情出現(xiàn)了逆轉(zhuǎn),它們再也不想幫父親的老朋友出力把這幾座山峰移往它處了。為了在這里立足,它們還各自拿出看家本領(lǐng),為當(dāng)?shù)刈隽嗽S許多多好事。從此,連城便一直風(fēng)調(diào)雨順,物阜民豐,宛如一處“世外桃源”。此事傳到玉帝耳中,他想這個結(jié)果也是出自天意,便將這件事“任其自然”了,就這樣,冠豸山永遠地留在了連城。連城人民感謝龍之九子造福一方的功績,也將它們永遠地留在了冠豸山景區(qū),供后人景仰。
福建冠豸山導(dǎo)游詞5
尊敬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
連城山水價值連城!地處福建西部的連城縣的冠豸山不連崗以自高,不托勢而自遠,外直中虛,方圓四十里,它于1986年被評為福建省十佳風(fēng)景區(qū),1994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并于20x年被評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區(qū),20x年被列入中國國家自然遺產(chǎn)名錄。冠豸山風(fēng)景區(qū)屬丹霞地貌,蒼玉峽逶迤而入,一石若懸,流泉從石間穿過,潺潺不斷,逾半山處,巨石之上立一松風(fēng)亭。半云亭筑在山間突出部,仰崖上古樹,郁郁蒼蒼,如在半天。至滴珠巖,高壁峭立,獨留一面,明代名儒黃公甫題刻“冠旨”兩字,字徑數(shù)尺,蒼勁雄健。旁有乾隆翰林朱陽鐫刻的“上游之一觀”五字,是為閩江、九龍江、汀江發(fā)源地之一的佐證。過滴珠巖為芳蘭谷,谷中蘭花香馨遠襲。南面是石園,為清朝林赤章讀書處,巖洞深邃,可容數(shù)十人,巖頂石花叢植,雨天水從五老峰崢淙瀉落,又名“天上來”。過修竹徑,越桃源澗,吞紅咽綠,上十余折,即為金字泉。金字泉邊有一水塘,名“清如許”,一線天倒映其中,成天地兩線,更添情趣。上有項南同志題寫的“萬峰朝斗”四個大字,過了一線天,便是“白云深處”,旁有仙人所鑿的玉女池,平日仙水盈池,民間傳說冠豸山五姐妹常在此沐浴,得一冰肌玉骨之身。在白云深處登五老峰,可眺望城區(qū)。靈芝峰下為靈芝庵,折北行至小半山,相傳唐歐陽仙曾在此煉丹。
“照天燭”從旁壑中拔地而起,絕無依傍,如紅燭高照,傲然燃空。照天燭旁邊為蓮花洞、五姐妹石。蓮花洞內(nèi)有石椅石桌。壽星巒上,石欄曲折,長壽亭傲然立于飛云樹影之中。旁有我國著名書法家羅丹篆寫的“人長壽”三字。冠豸山東南有石門湖,潭深壑淺,湖清山秀,酷似一塊翡翠鑲嵌在冠豸山的奇峰險壑之中。登艇游覽,山環(huán)水繞,沿途可欣賞“渴馬飲泉”、“大象戲水”、“猴猻撞鐘”、“三姐妹石”、“瘋僧戴帽”等勝景。冠豸山歷代留下許? ?摩崖石刻和樓臺亭閣及書院等人文景觀。今尚存半云亭、松風(fēng)亭、東山書院、修竹書院、靈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余處。最為珍貴的有林則徐登臨冠豸山,存于東山草堂的手書的橫匾“江左風(fēng)流”,清乾隆名士《四庫全書》總纂紀曉嵐,在任福建提督學(xué)院時題寫的“追步東山”的墨寶。
福建冠豸山導(dǎo)游詞6
遠道而來的各位朋友:
旅途辛苦了!歡迎來到冠豸山觀光旅游。我是XX旅行社導(dǎo)游XX。今天我要帶大家去游覽一處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冠豸山景區(qū)。
朋友們,請大家往上看,看看這座山峰形狀像什么呢?先看看主峰兩邊緊挨著的兩座山像是兩個帽翅,對了,像個官帽。它叫獬豸冠”,也就是宋代以前執(zhí)法官的官帽,在古代也泛指執(zhí)法官,關(guān)漢卿的《玉鏡臺》中就有這么一句臺詞生前不懼獬豸冠,死來圖畫麒麟像”說的就是執(zhí)法官。
什么是獬豸”呢?相傳它是古代的神羊,獨角,能辨是非曲直,若見人爭斗,就會角觸理虧的一方。楚文王曾按這個形狀制成獬豸冠”,遠遠地望冠豸山,就像獬豸冠”。也正是體現(xiàn)了冠豸山的威嚴正義。因此,古往今來,人們把冠豸山視為剛正的神山,也是人們追求建立公正廉明社會的象征。
現(xiàn)在我們開始登山了,請大家謹記觀景不走路,走路不觀景,同時要注意保護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哦!看,前方這株迎客松正向我們微微點頭,歡迎大家的到來。
這顆迎客松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過去的冠豸山上滿山遍野古木參天,半山腰有松風(fēng)亭”,山頂有聽松亭”,還有印松麓”等景觀和石刻,也留下了廈門書法名家羅丹先生在抗戰(zhàn)期間寫的名句崖刻:一天秋色千峰雨,萬壑松濤十里關(guān)”的崖刻。
品松韻,沐松風(fēng),樹正氣,贊風(fēng)格,這是游冠豸山的一大樂趣,上世紀六十年代,廣東省委書記陶鑄寫有一篇《松樹的風(fēng)格》,它筆下的松樹給人以傲霜凌雪,百折不撓,無私無畏的凜然正氣,這正與冠豸”公正廉明剛正不阿的寓意相吻合。是不是感覺迎客松為我們帶來一片蔭涼,那就讓我們帶著一身脫俗超凡的感覺,繼續(xù)登山吧。
傳說這座山原來在武夷,只因為有一年九龍江發(fā)大水,玉帝命令一神仙將山趕往九龍江堵水,趕山神仙到連城地界時,口渴難忍,來到一村莊討水喝,熱情村姑讓他喝了三大碗酒,醉后誤了時辰,把山留在這里,故早有北夷南豸,丹霞雙絕”之稱。
各位團友,在這里我們看到有冠豸”二字,這是元代一縣令同卿鐫刻在這里的。這是圣旨牌坊,清咸豐八年(1858年),太平天國余部石達開的族弟石鎮(zhèn)吉部署千人進攻連城,連城無險可守,縣令隨同數(shù)千群眾,登山避難,最后太平軍攻上冠豸山,造成3千多群眾慘死。這圣旨牌坊就是朝廷下令誥封在此陣亡的縣衙官兵和3千多群眾的。
朋友們,我們已經(jīng)到達山頂了!站在這里眺望前方,縣城的景致盡收眼底,真是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冠豸山人文鼎盛,出過20多名進士,堪稱連城文化搖籃。民族英雄林則徐和大才子紀曉嵐在游冠豸山時,于東山草堂”題下了江左風(fēng)流”和追步東山”名匾,至今還在。
好,冠豸山的游覽到這里告一段落,我們在這里休息十分鐘。如果大家還有興趣的話,可以到雪洞”,壁立千仞”,蓮花洞”,靈芝寺”等景點游覽。謝謝合作
Hash:ffd369c5352d9cc7c09ec21b676b4e6f05c2aa7a
聲明:此文由 夢相隨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