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文化遺產有哪些?
導讀:山東文化遺產有哪些? 山東的文化遺產是什么?
山東的文化遺產:
1、曲阜三孔景區(qū)
位于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孔林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延時最久、墓葬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古墓群。曲阜孔府、孔廟、孔林的三孔作為祭祀孔子及孔子后裔生活和安葬的地方,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泰山風景名勝區(qū)
泰山位于山東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稱。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我省唯一的雙料世界遺產。
3、齊長城?泰安段
2012年12月,"齊長城文化帶"已經被確定為山東?。⑹澹⑵陂g主要目標和任務之一。長城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4、風箏制作技藝國家非遺
濰坊風箏興于明初的楊家埠村,村民有木版年畫的刻印技術,利用每年春天的空余時間,用印年畫的紙張、顏料,繪制出各種圖案,扎制風箏。據MaiGoo小編了解,濰坊又稱濰都、鳶都,制作風箏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是世界風箏的發(fā)源地,被稱為風箏的故鄉(xiāng)。2006年5月20日,風箏制作技藝(濰坊風箏)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山東大鼓國家非遺
山東大鼓又稱“犁鏵大鼓”、“梨花大鼓”,起源于山東農村,清末進入濟南等城市。山東大鼓的樂器最初除書鼓外另用兩枚農具犁鏵碎片擊拍,后改用兩枚鐵片和銅片,并用三弦、四胡伴奏,傳統(tǒng)曲目有《黑驢段》、《拎娃娃》等。2006年5月20日,山東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11月12日,山東大鼓入選調整后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山東的文化遺產是什么?
山東的文化遺產是:
一、泰山
泰山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東岳、泰岳,位于山東省中部,隸屬于泰安市,總面積24200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長”、“天下第一山”之稱。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
二、齊長城
齊長城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齊長城始建于春秋時期,完成于戰(zhàn)國時期,歷時170多年筑成,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齊長城西起濟南市長清區(qū)孝里鎮(zhèn)廣里村北,于青島市黃島區(qū)東于家河莊入海,全長達1200余里,橫貫齊魯大地。
是目前中國現存有準確遺跡可考、保存狀況較好、年代最早的古代長城,被譽為“長城之父”。凝聚著二千五百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也體現了春秋首霸和戰(zhàn)國七雄的東方泱泱大國的強盛雄風。
三、孔廟、孔府和孔林
孔廟、孔府和孔林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曲阜市,是中國唯一規(guī)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嫡系后裔的府邸和孔子及其子孫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孔子(公元前551―前419年)是中國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
他在死后的第二年,他的住宅被改成孔廟,每年祭。漢代以后歷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讀經,對孔子也不斷追謚加封,同時擴大他的祠廟,孔廟的規(guī)模也越修越大。
孔廟中還存有大量的碑刻及畫像磚,是研究中國古代書法和文化藝術的寶貴資料??赘赜写罅康臍v史檔案、傳世文物,歷代服飾和? ?具等,都及其珍貴。
孔林中,有的墓前還存有石雕的華表、石人、石獸。其延續(xù)時間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舉世罕見。
四、大運河
大運河在2014年多哈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被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運河山東段,南起山東與江蘇兩省交界處的大王廟閘,北到德州德城區(qū)第三店,流經山東省棗莊、濟寧、泰安、聊城、德州5市16個縣(市、區(qū)),全長643公里。
?大運河山東段歷史上就是通航條件最困難,維修保護工程技術最復雜、最巧妙的著名河段。會通河水道和水源工程規(guī)劃,以及水資源調度和管理,代表了中國大運河乃至整個農業(yè)社會卓越的水運技術成就。
運河沿線的德州、臨清、東昌、張秋(今陽谷)、濟寧、臺兒莊,成為歷史上交通轉輸和貿易的重鎮(zhèn),積淀了深厚的運河文化,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
五、煙臺剪紙
2009年,“煙臺剪紙”作為“中國剪紙”的一部分,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煙臺剪紙是一門古老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其題材豐富,種類繁多。剪紙的稿樣世代流傳,有著鮮明的煙臺地方風格。
榮成、文登一帶的剪紙,粗獷大方,渾厚樸實,多用烏黑的膠皂紙所剪的魚、蟲、鳥、獸,作為器物的裝飾;掖縣的剪紙,線條細膩,作品以小巧玲瓏、纖麗多姿見長。
蓬萊一帶的剪紙,則以大片虛實對比的表現手法,使畫面十分生動,剪出的人物感情充沛,花、鳥、蟲、魚栩栩如生。
六、莒縣過門箋
2009年,“莒縣過門箋”作為“中國剪紙”的一部分,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莒縣過門箋也是中國傳統(tǒng)剪紙中的一個藝術種類,又叫掛錢、吊錢、齋牒等。山東省日照市莒縣過門箋是莒縣剪紙藝術中的代表。
春節(jié)貼過門箋的范圍遍及全縣,是莒縣流傳深遠的民俗文化。過門箋是莒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獨特的文化歷史環(huán)境中形成的頗具特色的剪紙藝術之一,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七、諸城派古琴
2008年6月,諸城派古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11月,諸城派古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級非遺保護名錄。
諸城派古琴形成于19世紀中葉,歷經幾代琴家的探索、交流、吸收、發(fā)展,形成了一個具有諸城特點、風格、技巧和特有曲目傳譜的古琴流派。
是中華民族最早的撥弦樂器之一,是中國最古老、最具生命力的民間藝術形式。它是中國古代最受尊崇的樂器,其文化內涵遠遠超出了音樂的范疇。
八、濟南皮影戲
濟南皮影作為中國皮影戲的一種,2008年第二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
濟南皮影戲又稱蘭州布影,是一門古老的漢族傳統(tǒng)藝術。據說當初河北灤縣樂亭皮影為全國之首,俗稱“天下的影,數樂亭”。它又稱“灤州布影”。
由于口誤,所以叫成了“蘭州布影”。“蘭”實為“灤”字之誤。后來,發(fā)現兩地皮影的特點、風格等都大不相同,所以1952年改稱為“山東皮影”。西方戲劇史家曾說過:“中國的皮影是電影的開山祖。”
Hash:9a68a42d9299dc1e205c10c3529287cbe7ee1297
聲明:此文由 鏈世界-開陽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