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潼關縣旅游攻略「三門峽到潼關」
導讀:三門峽-潼關縣旅游攻略「三門峽到潼關」 潼關旅游景點大全 潼關有什么旅游景點 關于潼關的導游詞 潼關有哪些旅游景點
潼關旅游景點大全
位于黃河潼關轄區(qū)東段,秦、晉、豫三省交界。東至黃河護岸23號壩,西至黃河公路大橋,南至207省道,北至黃河中心線,東西全長5公里。黃河公路大橋,同蒲鐵路大橋飛架南北,連霍高速公路與游覽區(qū)平行相距不足百米。
位于潼關縣安樂鄉(xiāng)境內,是以秦嶺支脈佛頭山為主體的山岳型風光及宗教文化風景區(qū)。景區(qū)面積15平方公里,其主峰海拔1806米,因酷似佛首,故稱佛頭山。自古即有“關南名勝”、“西岳第二奇山”之稱,為古今著名避暑游覽勝地。
3、潼關濕地公園
位于關中平原東端,東至河南、西至華陰、南至港口、北至大荔。東西長21.8公里,寬6.5公里,總面積3750公頃。濕地范圍內的珍惜鳥類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完整,共有野生鳥類119種,珍貴的鳥類和水禽有天鵝、鴛鴦等。
4、岳瀆景區(qū)
陜西省潼關縣的生態(tài)景觀公園,位于縣城關鎮(zhèn)管南村北的塬畔上,距縣城僅3公里。岳乃名山,瀆為圣水。“五岳四瀆”,即泰山、華山、衡山、恒山、嵩山和長江、黃河、淮水、濟水。黃河出晉陜峽谷,躍鯉魚龍門,直奔西岳華山和潼關。
5、楊震廉博物館
位于潼關縣秦東鎮(zhèn)四知村,占地83畝,距潼關古城6公里,潼關縣城16公里,總投資約3500萬元。分為祠前區(qū)、祠院區(qū)、墓園區(qū)和綠化區(qū)。于2011年9月26日正式開園迎客。主展區(qū)四知堂、正氣廳、浩然廳、清風廊和放映廳。
潼關有什么旅游景點
十二連城,黃河鐵路大橋,太峪水庫,馬趵泉,佛頭崖,仰韶文化遺址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關于潼關的導游詞
各位游客,大家好!
在潼關縣北,雄踞晉、豫、秦三省,有“雞鳴聞三省,關門扼九州”之說。潼關北臨濤濤黃河,南依巍巍秦嶺,自古就是關中的東大門,為兵家必爭之地。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甫描寫的:“艱難奮長戟,千古用一夫”。
潼關東面山峰連接,崖絕谷深,只有一條小道通過,人行其間??赏S河遠道奔來,劈開秦晉之間的莽莽群山,南下直撲華岳。作為軍事要隘的潼關,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代,秦國從晉國奪取潼關之后,開始剿滅六國的大業(yè)。此后歷經戰(zhàn)爭洗禮,仍保留著基本風貌?,F留關城周長5公里,北面與東北以夯土為墻,外包青磚,高16米、寬8米;南與東南,順勢削成垛口,高達30米。除開六處門外,尚有南北兩個水門。
由于修三門峽水庫,潼關的城磚被拆卸一空,但從斷垣殘壁處,仍可窺當時堡壘之雄姿。
潼關地勢高亢,形險勢阻,橫有遠望溝(又名閻王溝)、禁溝、列斜溝和禁溝河、潼洛河、列斜河。自古只憑依關一條道,貫通東西,為出陜入豫之咽喉,直通我國通入西域的“絲綢之路”。關門地勢險峻,“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加此有“萬古用一夫”守關,而攻關者,有“百萬化為魚”之嘆。所以唐時崔灝題潼關城樓詩中,有“山勢雄一輔,關門扼九州”歷代為三戰(zhàn)(即可守、可攻、可戰(zhàn))之地。僅就有史可考者,就有數十次,遠在戰(zhàn)國末期,諸侯聯(lián)兵仰關攻秦,秦人卻開關迎敵,九國之師,逡巡逃遁而不敢進。東漢末年,馬超韓遂十部皆反,屯兵潼關,曹操親自率軍十邁出,與民超夾關而戰(zhàn),結果瑛操殆死潼關。近在20世紀30年代,日寇侵華陷晉,僅數月,抵風陵,隔河望古城,垂涎窺潼關,長達7年之久,黔驢技窮,濫施轟炸淫威,炮擊闖關火國。40年代初期日寇又發(fā)動入侵中原之戰(zhàn),陷洛陽,過陜縣,直抵靈寶十二河,距潼關僅約十公里,望關生畏而潰退。這在世界戰(zhàn)爭史上也屬絕無僅有。關城險峻確為潼關增輝生光,垂譽千古。
潼關歷史悠久,文化古跡,隨處可見,神話故事裊裊在耳。從仰韶文化的發(fā)掘,證實了五、六千年以前,我們的祚就在這塊土地上勞動行息。所以這里有煉石補天女媧氏的內陵;有夸父追日棄杖為林的夸父峪(原屬潼關鼎原聯(lián)保的夸父營境內);有采銅鑄鼎的黃帝廟(在原潼關東鄉(xiāng)陽平鎮(zhèn)境內);有避住黃河以南的舜王廟(在北頭村);又有周紂交兵聞(仲)太師落馬的地方(今有落馬胡同村屬太要鎮(zhèn));有火燒白雀寺觀音菩薩救火,而水淹了的州城;其他如牧牛山、十二連城、廣通渠、蒿岔渠、馬趵泉、中軍帳(村)、楊震墓、楊素墓等歷史古跡。
潼關古城,雖屢遭兵燹,特別日寇八年轟擊,人民遭劫,古跡、建筑盡毀,直到建國前夕古城巍然屹立,繁華無比。1958年三門峽建壩攔洪,潼關古城屬水庫區(qū),現名港口鎮(zhèn),舊貌猶存。1959年遷縣城于潼關南原城郊鄉(xiāng)中部,新建縣城規(guī)模宏偉,街道寬廣,高樓林立。潼關縣領導機關及中、省直屬單位,均設在這里。為潼關政治、經濟,文化的中樞。
謝謝!
潼關有哪些旅游景點
潼關位于渭南潼關縣港口鎮(zhèn),地處關中平原東部,是中國古代著名關隘之一。 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 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岳。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里形勢的隆要。
1.佛頭崖
佛頭崖山勢比較峻峭,起勢像刀劈一般。崖上樹木繁多。山路較為曲折,在攀登的時候,像在登云梯。佛頭崖上有唐貞觀年建的菩薩廟。廟院風景秀麗、古樹參天。廟后的懸崖陡壁,直插云霄之間。山間重巒疊翠,云霧繚繞。遠眺山處,可將田陌村舍,滔滔黃渭盡收眼底。庫院近處有兩處水潭甘美,飲之可口,吸引游人樵夫流連忘返。
2.明潼關城遺址
潼關是古代軍事重鎮(zhèn),兵家必爭之地,也曾經熱鬧繁華多,但由于多次戰(zhàn)爭對其的破壞,加上近年的城市開發(fā)、水庫建設和公路修建對其的影響,古城建筑已經殘缺,現只在東門和北門還留有幾段土墻遺址。到此憑吊懷古,會有很深的感觸。
3.風陵渡
黃河流過河口鎮(zhèn)后,為南北走向的呂梁山所阻,折向南流,奔騰于陜西、山西兩省邊界的峽谷之間。河水從壺口瀑布瀉下后,出龍門繼續(xù)向南流,到潼關附近,因受東西走向的秦嶺山脈其中一條支脈華山所阻,折向東流。風陵渡正處于黃河東轉的拐角,是山西、陜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沖,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其名字是因附近的風后陵而取的。相傳黃帝六相之一的風后,與蚩尤作戰(zhàn)被殺,埋葬在這里,后來建有風后陵。
Hash:72772cf7c0624dbf52b5b19990095bb9ad221f1c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