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汶旅游景點 茂汶在哪里
導讀:茂汶旅游景點 茂汶在哪里 1. 茂汶在哪里 2. 四川省茂汶縣 3. 茂汶的拼音 4. 四川茂汶縣在什么地方 5. 茂汶怎么讀 6. 茂汶屬于哪里 7. 茂汶是哪里 8. 茂汶羌族自治縣 9. 四川茂汶縣在哪
1. 茂汶在哪里
麝香產(chǎn)地在甘肅省祁連山脈。
麝香其實主產(chǎn)于西藏自治區(qū)的喜馬拉雅山、大雪L山脈、沙魯里山脈、寧靜山脈、雀兒山脈等地。
此外,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自治州理縣、松潘、茂汶羌族自治縣,貴州、云南、廣西之橫斷山脈、大瑤山、大苗山,甘肅、陜西之祁連山脈、岷山、秦嶺山脈、賀蘭山脈,安徽、湖北之大別山脈、潛山、霍山,內蒙古之陰山山脈,東北之大小興安嶺及長白山脈,河南伏館牛山等山林地區(qū)都有麝香生產(chǎn)。
當然,以康藏高原及四川阿壩草原為中國麝香之主要產(chǎn)地。
2. 四川省茂汶縣
筆順:捺撇橫橫橫撇折
部首:八
羌:qiāng
釋義
1. 中國古代西部的民族 :~笛。
2. 中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 :~族。
3. 文言助詞,用在句首,無義 :“~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4. 姓。
組詞
羌族:[ qiāng zú ]
解釋
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自稱“爾瑪”。十九萬八千余人。主要聚居在 四川省 茂汶羌族自治縣 和 松潘縣 南部。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無文字。主要從事農業(yè),兼事畜牧。解放前處于封建地主經(jīng)濟發(fā)展階段。解放后經(jīng)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經(jīng)濟文教衛(wèi)生事業(yè)有很大發(fā)展。
羌笛:[ qiāng dí ]
解釋
羌族簧管樂器,雙管并在一起,每管各有六個音孔,上端裝有竹簧口哨,豎著吹
黨羌 :[ dǎng qiāng ]
解釋
黨項羌 。古代 羌 族的一支?!短綇V記》卷三四七引 唐 裴铏 《傳奇·趙合》:“某姓 李氏 ,居於 奉天 ,有姊嫁 洛源 鎮(zhèn)帥,因往省焉,道遭 黨羌 所虜?!?/p>
頡羌:[ xié qiāng ]
解釋
古時泛指少數(shù)民族首領。
造句
傳聞黃牛羌各有種類,孕身六月生,南與白馬羌鄰。
黃牛羌,各有酋豪,北與諸國接,不知其道里廣狹。
羌是部族名,而若為羌的一支(同黃牛羌、白馬羌一樣),故名若羌。
在這種環(huán)境中忽然聽到了羌笛聲。
遠處,傳來一聲聲悠揚的羌笛聲。
3. 茂汶的拼音
“美”字少一橫是“羌”
拼音:【qiāng】
部首:八
筆順:點、撇、橫、橫、橫、撇、豎彎鉤
釋義
中國古代西部的民族:~笛。
中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骸?。
文言助詞,用在句首,無義:“~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姓。
詳細釋義
〈名〉
(會意兼形聲。從人,從羊,羊亦聲。本義:羌族,古代西部民族之一)
同本義
西戎牧羊人也。——《說文》
庸蜀羌髳?!稌つ潦摹?/p>
中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茂汶縣、汶川縣、松潘縣境內
西戎。中國古代西部的民族,分布在今甘肅、青海、四川一帶,以游牧為主;和漢族雜處的部分羌人,逐漸從事農耕,與漢族融合
4. 四川茂汶縣在什么地方
茂汶縣是現(xiàn)在的茂縣
現(xiàn)在茂縣的縣長叫唐遠益
5. 茂汶怎么讀
羌[qiāng]1中國古代西部的民族:~笛。
2中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骸?。
3文言助詞,用在句首,無義:“~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4姓?!疵~〉(會意兼形聲。從人,從羊,羊亦聲。本義:羌族,古代西部民族之一)同本義[theQiang(Chiang)nationality,livinginSichuan]西戎牧羊人也。
——《說文》庸蜀羌髳。
——《書·牧誓》? ??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茂汶縣、汶川縣、松潘縣境內西戎[Qiang,anancientnationalityinChina]。中國古代西部的民族,分布在今甘肅、青海、四川一帶,以游牧為主;和漢族雜處的部分羌人,逐漸從事農耕,與漢族融合
6. 茂汶屬于哪里
1.岷江,自北向南流經(jīng)茂汶、汶川、都江堰市;穿過成都平原的新津、彭山、眉山;再經(jīng)青神、樂山、犍為;于宜賓市注入長江。干流全長711公里(一說735公里,以大渡河(1062公里)為正源,則全長1279公里。
2.金沙江,發(fā)源于唐古拉山脈東段北支5054米的無名山地東北處,行政隸屬玉樹州雜多縣結多鄉(xiāng)。金沙江穿行于川、藏、滇三省區(qū)之間,其間有最大支流雅礱江匯入,至四川宜賓納岷江始名長江。
2.沱江,發(fā)源于川西北九頂山南麓,綿竹市斷巖頭大黑灣。南流到金堂縣趙鎮(zhèn)接納沱江支流——毗河、清白江、湔江及石亭江等四條上游支流后,穿龍泉山金堂峽,經(jīng)簡陽市、資陽市、資中縣、內江市、自貢市、富順縣等至瀘州市匯入長江。全長712公里。流域面積3.29萬平方公里。從源頭至金堂趙鎮(zhèn)為上游,長127公里,稱綿遠河。從趙鎮(zhèn)起至河口稱沱江,長522公里。
7. 茂汶是哪里
有學者認為漢藏羌共同的祖先是古羌人。
1.6萬年前,古夷人從南陽盆地的古苗人中分化出來,并很快占領華北平原。最初,東夷人的組成是東夷甲支為主,東夷乙支次之,其余古黃種人基因及古印第安人基因占極少比例。
但在1.6萬-1.3萬年前之間,東夷乙支突變出「東夷晚支」O2a2c1-M134,其人口繁衍逐漸超過東夷乙支的規(guī)模,僅次于東夷甲支,并且擴散至南起江淮、北至遼河平原的華東地區(qū)。
1.4-1.3萬年前左右,中原地區(qū)的「東夷晚支」又突變出一個新的類型,「漢藏支」O2a2c1a-M117。這一支是漢語族與藏緬語族的共祖,我們稱之為「古羌人」。
古羌人以中原地區(qū)為根據(jù)向四方擴張,但東、南、北三個方向的擴張都沒有明顯的成果,因為河北、山東、江淮、南陽盆地早已經(jīng)是古夷人和古苗人的地盤。
只有往西方的擴張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從中原往西,有兩個通道,一個是洛陽盆地西端的崤山通道,一個是太行山與王屋山交界處的太行山谷通道。通過這兩處,古羌人可以分別抵達關中盆地、山西高原,這兩處廣義上都屬于黃土高原的范疇。
在1.3萬年前左右,全球均溫已經(jīng)上升到與如今接近,僅低1℃左右。黃土高原的東南部恰好處在400毫米降水線附近,山西高原與關中盆地比今天略微干冷,覆蓋著中溫帶闊葉森林,也適合半只腳步入農業(yè)時代的古羌人進行簡單的刀耕火種。
而當時的黃土高原北部,由于更加干冷,氣候類似于現(xiàn)在的鄂爾多斯高原,而當時的鄂爾多斯高原更加干旱,類似于賀蘭山以西的干旱沙漠。
后來氣溫升高,氣候更加濕暖,古羌人才會往黃土高原中北部遷徙。但在1.3萬年前,他們顯然更喜歡相對比如濕潤的山西高原和關中盆地。
不過在關中盆地西側,還有一個同樣相對濕暖的地區(qū),隴西高原。從關中盆地的西端,渭河支流的汧水河谷,沿著隴山東麓往西北方向行進,就可以穿過隴山山脈中的山谷通道,進入到隴西高原。
隴西高原屬于黃土高原的西南版塊,南面正處在岷山與秦嶺西端的交接處,夏季的東南季風可以從隴西南部的山區(qū)進入這里,帶來可觀的降水。這使得隴西高原雖然比關中盆地偏西北,卻并沒有像黃土高原中部那樣形成干旱的草原,而是和東面的鄰居一樣,覆蓋著溫帶森林。
進入隴西高原的古羌人,擊敗驅逐當?shù)氐男伦厝耍蠖ň酉? ??,他們甚至在新棕人生活過的村舍舊址上重建新的村落。隴西東北部靠近隴山、如今天水秦安縣的大地灣,就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遺址,稱作「大地灣遺址」?!复蟮貫尺z址」1.3萬年前屬于新棕人的舊石器文化層,1.3萬年前以后,則突然進入了古羌人的中石器文化層。
如果僅僅只到這里,那古羌人的地域、人口都不能與古夷人、古苗人相比。
8000年前左右,距古羌人抵達隴西已經(jīng)將近5000年之久時,全球均溫上升到17℃左右,比現(xiàn)在還高1-2℃,青藏高原比現(xiàn)在更加濕暖。古羌人從隴西高原西南端、岷山山脈與祁連山脈交接處的洮河河谷、湟水河谷進入青藏高原。
從湟水河谷向西,進入的是湟水谷地,這里是現(xiàn)在青海省會西寧所在地。湟水谷地的降雨、溫度適中,適合古羌人發(fā)展原始農業(yè)。
不過湟水河谷以西的青海湖盆地和海南盆地,海拔更高、降水更少,就不太適合農業(yè)了。
不過這里覆蓋著成片肥美的草原,生活在藏羚羊、牦牛等大型食草動物,處在刀耕火種時代的古羌人,放棄種植粟的定居生活,回到純漁獵時代,并不是一件難事。
以捕獵牦牛、藏羚羊為生的古羌人,在5000年前左右成功馴化牦牛,并沿著「唐蕃古道」,越過巴顏喀拉山、唐古拉山,進入到青藏高原南部的衛(wèi)藏地區(qū)。在那里,他們發(fā)現(xiàn),這片土地已經(jīng)有先來者了。
先來者是從云貴高原西北部遷徙而來的「近古彝人」的一支——古羌藏人。2萬年前左右,古濮人中的古泰人從嶺南往云貴高原遷徙,驅逐了那里的「次古彝人」,并且有一部分古泰人融入到「次古彝人」中,形成「近古彝人」。
但「近古彝人」依然受到滇東、黔中等地的古泰人的壓力。隨著氣候變暖,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地區(qū)開始變得宜居,「近古彝人」中的「古羌藏人」逐漸往西遷徙,分部到整個川西高原,并在1萬-8000年前左右,擴張到青藏高原的中西部。
這一支彝人雖然在文化、樣貌上與云貴彝人相似,但父系基因卻不是主流的F2,而是與日本新阿伊努人父系D2基因更接近的D1基因。D1族群擴張到衛(wèi)藏地區(qū)時,又突變出新的類型D3,并成為那里的主體基因。
5000年前左右,擴張到這里的古羌人與古羌藏人混血融合,形成一個新的族群,藏人。今天藏人父系中的古羌支O2-M117基因,與古羌藏基因D1、D3基因持平,這正是5000-4000年前之間兩者融合的產(chǎn)物。
這樣的融合除了康藏地區(qū)外,也發(fā)生在高原東北部的松潘草原。古羌人隴西支除了往湟水河谷擴張外,還往洮河上游遷徙。穿過岷山山嶺之間的洮河河谷,便來到了著名的大草地——松潘草原(若爾蓋草原)。
與其他草原不同的是,松潘草原四周都是海拔超過4千米的高山,而草原本身海拔也超過3千米,蒸發(fā)量很低,又能充分接受夏季風雨水的滋潤,又有高山融化的雪水,使得這里的草原極為濕潤,形成無數(shù)的小湖泊和沼澤地。
松潘草原之所以著名,除了紅軍過草地的故事以外,還因為它是歷史上著名的氐羌的發(fā)源地,白狼羌就生活在這片草原上。
如果說「白狼羌」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的話,那說起他們的后裔——緬甸的主體民族——緬族人,很多人就應該知道了。
戰(zhàn)國時期秦國征討西戎、東漢百年「漢羌戰(zhàn)爭」、唐朝與吐蕃戰(zhàn)爭,使得松潘草原地區(qū)的羌人部落被迫陸續(xù)遷離故土,從川西山地南下進入川南和滇北。
著名的旅游城市麗江一帶的納西族,以及以母系社會「走婚」和瀘沽湖聞名天下的摩梭族,都是那次羌人南下大潮中,從松潘草原遷徙到滇北的,他們又被稱作「牦牛羌」。
也 正是這次羌人南下潮,征服了滇北的「近古彝人」,使兩者融合形成現(xiàn)在的彝族、哈尼族等民族。
此外,羌人的南下,迫使云貴等地的泰人往南遷徙,進入撣邦高原和湄南河平原,征服了那里的「孟-高棉人」,形成后來的泰族,并建立泰國。
也有一些羌人部落在云南沒能立足,比如「牦牛羌」的分支「白狼羌」?!赴桌乔肌鼓舷逻M入伊洛瓦底江盆地,由游牧轉化為農耕,逐漸成為緬甸人口最多的主體民族——緬族。
他們的南下,不僅將漢藏語系擴張到云貴和緬甸,也將漢藏支基因(O2a2c1a-M117)擴張到那里。今天的緬甸緬族人父系基因中,古羌支基因的占比甚至高達100%,以至于讓很多人誤以為,O2系基因是從緬甸北上云南而進入東亞的。
不過在「白狼羌」南下之前,5000-4000年前左右,「古羌人」與「古羌藏人」融合而成的羌人,就已經(jīng)南下過一次了。他們越過松潘草原東側的山谷,沿著岷江上游支流河谷一路順流而下,抵達成都平原的西北邊緣。
那時的成都平原還是一片沼澤密布的地方,稱作「蜀?!?。遷入蜀海西北岸的這支羌人,用新掌握的青銅技術,興修水利,逐漸把蜀海改造成良田。他們就是三星堆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古蜀國的古蜀人。
在往西南和南方擴張的同時,隴西古羌人還往西北方向的河西走廊擴張。
在1萬年前左右,河西走廊接受來自祁連山雪水的滋潤,形成水草豐茂的草原、遷徙到這里的古羌人,以狩獵采集為主,刀耕火種為輔,形成了古西戎人。
5000-4000年前左右,在中亞的家羊、家馬和小麥傳播到河西走廊后,古西戎人由「半漁獵半農耕」族群變身為「半農半牧」族群。在河西走廊西端,也就是新疆東部的吐火羅人的壓力下,古西戎人往東方遷徙擴張,重新占領隴西高原,并越過隴山,進入黃土高原中部,即現(xiàn)在的隴東高原和陜北高原,并向北擴張到河套,向東擴張到山西高原的中北部。
商周之際,古西戎人甚至越過太行山脈,進入到河北平原。建立中山國的白狄,就是古西戎人后裔的一支。關于他們的故事,我們后面還會詳細講述。
到4000年前左右,東亞地區(qū)以中原為核心,基本形成了東夷(古夷人)、西戎(古西戎人)、南蠻(古苗人)、北狄(古西戎人)的格局。
8. 茂汶羌族自治縣
汶川縣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因汶水得名,是中國四個羌族聚居縣之一。地圖坐標北緯30°45′—31°43′與東經(jīng)102°51′—103°44′之間,東西寬84公里,南北長105公里??h域面積4,085平方千米;人口110,118人(2000年),主要民族為漢、羌、藏和回族。周邊相鄰縣級政區(qū),東鄰彭州、都江堰市,南接崇州、大邑縣,西界寶興縣與小金縣,西北至東北分別與理縣、茂縣相連。境內有臥龍自然保護區(qū),為大熊貓的研究和主要繁殖地,四姑娘山為主要旅游景點。縣治威州鎮(zhèn)。 汶川地處四川盆地西北緣,龍門山脈和邛崍山脈分別位于縣域東北與西南部;岷江及其支流雜谷腦河、草坡河、壽江為境內主要河流。汶川因縣西汶水(現(xiàn)岷江)得名,西漢時為綿虒縣,西晉改為汶山縣,并為汶山郡治,北周始名汶川縣,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歷史。1952年縣城由綿虒遷威州;1958年茂縣、汶川縣、理縣合并成立"茂汶羌族自治縣";1962年恢復汶川縣至今。
9. 四川茂汶縣在哪
羌顏體繁體字寫法是:點、撇、橫、橫、橫、撇、豎彎鉤
羌Qiāng
<名>
(1)(會意兼形聲。從人,從羊,羊亦聲。本義:羌族,古代西部民族之一)
(2)同本義 [the Qiang(Chiang)nationality,living in Sichuan]
(3)中? ??少數(shù)民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茂汶縣、汶川縣、松潘縣境內
Hash:cf34e0cb58de322677b97559ca7a369bf5f65906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