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手機拍風景,應注意什么?
導讀:學習手機拍風景,應注意什么? 攝影技巧分析
現(xiàn)在的手機攝影功能強大,雖然沒有專業(yè)單反相機那樣的焦段和畫面寬容度,但手機便于攜帶,拍照快捷,方便構(gòu)圖,加上不錯的自動曝光效果,手機拍風景照樣也能拍出風光大片。
根據(jù)我近幾年的拍攝經(jīng)歷,手機拍風景,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用手機拍風景,應首先了解和掌握手機的拍攝功能。一般手機上都有普通拍照功能和專業(yè)拍攝模式。不管是用那一種方式拍風景,要注意觀察所拍攝場景的環(huán)境、光線等因素,根據(jù)場景實況,設置手機的參數(shù),當光照不足時,要使用三腳架,并且調(diào)到專業(yè)模式,手動調(diào)整光圈、快門速度以及ISO之間的合理搭配。另外,拍攝風光照片是需要一個大的景深,來確保整個畫面都是清晰的,所以要注意選用相對較小的光圈拍攝風景。
第二,手機拍風景,要注意巧妙構(gòu)圖,突出拍攝主體。通過挪動拍攝位置,找到最佳取景角度,使背景更簡化干凈。在拍攝之前,要多思考,根據(jù)拍攝場景形成一個大概的思路,明確“你想拍什么”、“要怎么拍”,然后打開相機預演一遍,看拍攝的角度是否合適,主體是否突出,通過調(diào)整遠近、高低拍攝位置,拍出構(gòu)圖巧妙的理想照片。
第三,手機拍風景,要注意對焦準確。拍照時手指要準確的輕觸到拍攝主體位置,相機才會自動對焦在主體上。
第四,手機拍風景,要注意用光。我認為手機不太適合逆光拍攝,特別是強光條件,手機逆光拍出的照片,不夠清晰,也沒有單反相機拍出的那種朦朧感。因此,在自然光下,最好用順光拍攝,即手機拍照的方向和光線方向相同,如果實在受環(huán)境制約做不到,移動一下位置,要采取側(cè)光或側(cè)逆光,盡量避免用逆光拍攝。
下面這是我用手機拍攝一組風景照片,請各位朋友指教!
手機隨拍應注意:一是構(gòu)圖要合理,二是色彩要強烈對比,三是掃街要及時準確,四是后期要調(diào)整。
攝影技巧分析
構(gòu)圖基本指導原則
(1)主題――好的照片必須具有一個能表達普遍寓意性的主題。
(2)趣味中心――好的照片要把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到被攝主體上。
(3)畫面簡潔――好的照片必須只攝入必要的內(nèi)容,盡量排除不必要的內(nèi)容。
構(gòu)圖方法
(1)適當布局,突出重點
拍攝前,先要決定作為趣味中心的被攝主體的位置。通常,處于靠近畫面中心的物體最明顯突出,但是靠近的程度很有講究。傳統(tǒng)的構(gòu)圖規(guī)則是用垂線把畫面等分為三,把被攝體大致放在某個分割線上。具體如何選擇呢?這里就要提到地平線和三分法。
首先,想象把畫面縱橫均分為三份,就得到9個長方形或9個正方形。
理論上來說,拍攝風光類的照片,地平線應該置于兩條橫線之一的位置,被攝體或者鏡頭的焦點則應處于另一橫線和縱向線之一的交叉處。使用這一規(guī)則適合某一些照片(例如風景照片),使它產(chǎn)生和諧的構(gòu)圖。
另外一種處理地平線的規(guī)則,即不要把地平線放在畫面中間的位置,因為這樣會把畫面切割為二,顯得單調(diào)乏味。比如,天空景致特別美麗,就給它大部分畫面;如果不是這樣,就把地平線移到上方,以避免平淡無味的天空占有更多的畫面。
拍攝人物,若把被攝主體直接放在畫面中間,會使畫面四平八穩(wěn),如果水平握持相機,圖片看起來就會更乏味。在這種情況下,除了被攝主體,再把用來改善并增加畫面趣味性的襯景放在恰到好處的位置上,會大大提高構(gòu)圖的完美度。例如,讓人物站著或靠著一個有趣的物體,比如裝特別的鐵柵欄、門柱或一棵古老的樹木,接著轉(zhuǎn)動相機以豎向拍攝,再把人物
移到畫面一側(cè),就能制造出更加豐富吸引人的構(gòu)圖。
(2)調(diào)整物體大小比例,突出重點
要突出被攝體,有一個有效方法一一讓被攝體的尺寸看起來比周圍的東西大一些。在拍人物肖像的時候,切忌站得太遠,以致被攝主體被湮沒在其他景物之中。這種情況下,拍攝者要站得離被攝體近一些,使被攝主體的影像在畫幅中占主導地位。
(3)構(gòu)建畫框,突出主體
利用襯景搭建畫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這種具有藝術性的畫框無處不在,只要在拍攝前用心觀察。但是,這種畫框式的構(gòu)圖只能用來調(diào)換口味,不可濫用。
這種方式有很多,比如用作為前景的物體來“框住”景物或被攝體,最常見的有樹枝、拱門、漂亮的欄桿和門柱等。
拍攝前,可以利用光圈和景深預測裝置來確定景深,根據(jù)想要達到的效果來使被攝主體周圍的景物焦點清晰或焦點不實。例如,畫面上方和一側(cè)焦點不實的樹枝既能框住所攝景物,也能使觀眾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到被攝體上。同時,焦點清晰的邊框可能也很有趣,但要注意避免與主體搶鏡。例如,古建筑物外面裝飾欄桿和拱門可以增加建筑物照片的別致性,不過因為這類照片邊框和被攝體都應當在焦點上,拍攝者需要接近被攝體,并且使用小光圈。
拍攝戶外遠處的大型物體,比如山峰、建筑物等,用“搭畫框”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改善構(gòu)圖效果,比如把近處的樹枝或花朵攝入畫面。
通常,人們認為“畫框”只能搭在被攝主體的兩側(cè)或頂部,其實若把它搭在底部,可以為主景提供堅實的基底,達到良好的效果。當被攝體由于相對尺寸較小而無法主導畫面的時候(或距離較遠,攝影者又想表現(xiàn)出距離感),集中觀眾注意力的一個方法,就是給它的底部搭個“畫框”。
(4)巧妙用光,突出重點
在攝影時,像運用光線一樣去運用暗影,也會創(chuàng)造出很好的效果。通過用光來突出重點是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5)會聚線條,突出重點
(6)選擇焦點,突出重點
(7)進行重復,突出重點
(8)背景前景,突出重點
拍攝時,畫面將不僅僅只有你所要拍攝的主體,背景和前景也必須考慮到。主要被攝體應與照片上其他物體保持和諧,同時背景不能破環(huán)或轉(zhuǎn)移人們對主要被攝體的注意,而要盡可能完美地襯托主要被攝體。
如果背景非常復雜,可以調(diào)節(jié)景深,例如用調(diào)節(jié)光圈的方法使背景焦點不實。如果依舊不理想,則可以更換鏡頭或變換拍角度,來改變背景。拍攝時要注意,避免被攝體后面出現(xiàn)高大物體,例如樹木、路燈杯柱等,會導致像從主要被攝體上長出來似的視覺效果。如果主要被攝體是人物,被攝的人物就應該保持自然的姿勢,不要僵硬地立正,也最好不要看鏡頭,而是望著畫面外的遠處,或看書閱讀,也能制造出比較理想的效果。
(9)閱讀畫面,突出重點
若把欣賞一幅照片當作讀一頁書,觀眾的視線會自然地橫掃畫面或進入畫面而落到焦點上。舉個典型的例子,一條從畫面下方彎曲的小徑會把觀眾的視線引到靠
近畫面上方的人物或建筑物上來??催@種畫面,人的視覺就會下意識地跟隨這條小徑,自下而上地來到拍攝焦點。同是畫面上的對角線也會引導你的視線。例如一條流經(jīng)峽谷的江河都會引導你的視線。
(10)圖案結(jié)構(gòu),突出重點
生活中到處都能發(fā)現(xiàn)一些圖案結(jié)構(gòu),只要仔細觀察,將日常物體上發(fā)現(xiàn)的圖案結(jié)構(gòu)應用到攝影上,就能夠創(chuàng)作出非常有趣、甚至是超現(xiàn)實的照片。
這種例子在生活中很多,拍攝圖案照片的可能性是無數(shù)的。玻璃上的倒影、水中的影子、不同顏色的類似物、現(xiàn)代樓房的混凝土、鋼材的建筑結(jié)構(gòu),都可以
成為靈感。此外,還可在結(jié)構(gòu)設計中找到相似的或重復的部分,選擇一個適當?shù)囊朁c,便可以得到這類效果良好的圖案照片。
(11)充滿畫面,突出重點
對某些種類的攝影來說,一個非常有用的構(gòu)圖法是使被攝體充滿整個畫面。尤其是對于動體攝影來說,這種技術特別有用。拍攝者所需要的只是被攝體,它周圍的一切都全然沒有必要,只會分散人們對趣味中心的注意力。
拍攝的時候,要接近被攝體,但不能漏掉任何重要部分。最好是用一個動作填滿畫面。一幅動體照片若帶有雜亂背景,便失去許多可看性。當拍攝靜物,畫面中又不需要表現(xiàn)其他物體,這時也可以靠近被攝體,使它充滿整個畫面。
(12)利用器材,突出重點
在攝影中,富有選擇力與想象力的眼睛當然是最重要的,但選用適合的器材,對構(gòu)圖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構(gòu)圖中,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就是可變焦距鏡頭,通過變換焦距和視角,拍攝者可以精心地選擇被攝體,還不需要移動位置。利用好鏡頭,可以去掉不必要的或有干擾性的物體,也可以使主體充滿畫面來獲得所需的效果,同時還可以把更多的景物包括進來,得到一個更好的透視和更大的景深。
如果必須在遠處進行拍攝,望遠鏡頭有助于把動體充滿畫面。半廣角鏡頭對場景和風景照片是很有用處的,它有助于你完成“三分法”構(gòu)圖,給你較大的取景范圍,從而有助于拍出帶框的畫面,同時還能把前景物體攝入鏡頭。
Hash:9f46e6559186a34bfd37a7444d4a3615dd1c3e85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