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干面胡同
尋
胡同系列
訪
這個秋天,青睞·人文尋訪將開啟胡同系列尋訪活動,跟隨北京胡同專家王蘭順老師一起,揭開建國門街道中一條條胡同深處塵封的歷史人文往事。
第三期尋訪坐標:干面胡同
時間:10月20日(星期六)上午9:30-11:30(9:00集合)
集合地點:北京市東城區(qū)干面胡同51號(世界知識出版社院內)B座2層會議室
名額:30人
費用:會員50元(一張會員卡只限報名購買一張參與名額)
非會員90元
點我查看如何成為會員
尋訪目標
干面胡同在北京市東城區(qū),東起朝陽門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南與西石槽胡同、東石槽胡同相通,北與東羅圈胡同、西羅圈胡同相通,據傳此路是去祿米倉運輸祿米的必經之路,車馬行走,塵土飛揚,被人們戲稱為“下干面”,故而得名。
在這條看似普通的胡同中,曾留下了許多傳奇的歷史故事,也曾記錄了一個個名人大師的身影……
1
張森隆故居
張森隆,又名張春山。1915年他在東安市場辦起了“森春陽”食品店,1916年經營以南方風味為特點的“稻香春”糕點食品店。1917年張森隆用自己的名字做字號,在東安市場開了“森隆飯莊”。1918年又分別在東四牌樓和東四北大街203號(老門牌)開設了森春陽食品商店,在南小街開了“安東冷飯食品店”。1920年擔任東安市場聯合會會長的張森隆,又將其稻香春店址全部翻新重建,增設了三樓的森隆中餐館和二樓的森隆西餐館。同一年,在東安市場西門開設“野荸薺分號”。1954年稻香春實行了公私合營,擴大了生產廠房和庫房。
2
一四七畫報社社址
現15號(老門牌3號)為一四七畫報社社址,1946年11月31日開業(yè),社長為吳宗佑。與一四七畫報社同在一個院的還有中新印刷廠,1946年10月開業(yè),經理為吳哲生。麥克風雜志社1948年9月26日由石駙馬大街48號也遷入這里,經理為王伯鏞。
3
李石曾、茅以升舊居
33號院(老門牌11號),院門是一個保存完好的紅色金柱門,院內則是一棟西洋風格的灰色二層小樓。留法勤工儉學的開創(chuàng)者、中法大學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李石曾在抗戰(zhàn)之前在此居住。李石曾是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教育家,故宮博物院創(chuàng)建人之一,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南通大學首席校董。早年曾發(fā)起和組織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貢獻。
4
中國社科院干面宿舍
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科學院社會科學學部(后改為中國社科院)修建的高級研究人員宿舍,有南北向四層和東西向六層的兩棟宿舍樓。安排在此居住的有卞之琳、李健吾、沙汀,著名考古學家夏鼐,著名哲學家賀麟,著名邏輯學家金岳霖,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羅爾綱,著名翻譯家戈寶權、羅念生,著名紅學家吳世昌等等。
錢鐘書、楊絳伉儷和女兒在這兒蟄居過11年之久。在楊絳的《我們仨》中就有對此處的回憶。
5
董家三兄弟舊居
老大董兆熙,大學畢業(yè),曾在美國海軍司令部會計處供職;老二董兆蘭,在南京美國軍事顧問團醫(yī)務部主任;老三董兆英,在北平市立第三醫(yī)院任藥濟師。這一家人的生活在當時可謂過得殷實。
6
德商禪臣洋行舊址
在這里,有一段關于德商禪臣洋行華北經理楊寧史,如何讓將收集的古青銅器127件和古兵器136件贈與故宮博物院的故事。
楊氏藏器包括商代后期的甙鼎、正鼎、癸觚、山婦觶、作尊彝尊、矢壺、方鼎等,春秋后期越王者旨於賜劍,列個人數量之首。楊氏藏器皆為生坑器物,類別全、涵蓋廣、時代序列完整、器型和花紋圖案精美,其珍貴程度超過其它各家藏品。最為著名的是戰(zhàn)國宴樂漁獵攻戰(zhàn)紋青銅壺。
7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舊址
1950年代中國人民救濟總會與中國紅十字會合署辦公地址即在此院。
據老紅十字會人介紹,51號大院本是紅十字會的辦公地點,“文革”后期紅十字會與外交部做了個交易,將51號這個大院與53號這個小院加上東華門的一個宿舍院進行了置換。
8
美國學校
現57號(老門牌甲27號)原為美國學校,解放后成為外交部機關及駐外機構服務局。這是一個寬大的院落,兩棵高大的銀杏樹拱衛(wèi)著前門,大門右側是一片修竹,院中有藤架、花圃和高大的樹木,北面是一個三層中西結合風格的小紅樓。
9
永珍齋古玩局舊址
永珍齋古玩局清末時在京城古玩界十分有名。永珍齋古玩局的主人是顧永保先生,他1900年參加了巴黎世博會,當時人們還把世博會叫巴黎賽會,當年顧永保帶到巴黎的主要是瓷器。顧永保乘船回國途中,聽說八國聯軍 攻占了北京,自己在東交民巷的家已被焚燒洗劫。聞聽此訊,顧永保悲憤不已,決定投海自盡。第一次投海被船員救了上來,他又第二次跳入大海……仆人把瓷器護送回京,同時作為遺物交到顧家還有一張巴黎世博會的參展證。
10
梅葆玖舊居
現30號(老門牌甲81號),解放后,京劇大師梅葆玖在此居住,并在這里度過了人生最后的時光。
11
資源委員會北平市辦事處
1948年7月1日下午8點多鐘,保密局局長毛人鳳約馬漢三在這個資源委員會辦事處開會。馬漢三一腳踏進房門,后面就有稽查處的七八個人跟進來,如狼似虎撲上來,用麻繩把他五花大綁綁起來,押送到炮局胡同保密局監(jiān)牢。
北平市政府新聞處長田文奎舊居
“延壽院”尼姑庵
貝子務達海舊居
民國時期著名作家凌叔華之父凌福彭家的正門
民國時期市工務局局長汪申的宅院
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舊居
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舊居
……
顧頡剛在院內
嘉賓王蘭順
北京市檔案局(館)展覽陳列處副處長,北京史研究會理事。
從1999年開始,先后策劃舉辦過祿米倉胡同、總布胡同、外交部街、崇內胡同、大柵欄街區(qū)、西交民巷街區(qū)等多項歷史文化展覽;著有《住在北京四合院》一書;2012年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了大型展覽“北京的胡同四合院”。
報名方式
只有完成下面3個步驟才是報名成功哦!
或手機微信
進入微店后
會員選擇“會員通道|干面胡同尋訪”
非會員選擇“普通通道|干面胡同尋訪”
加入購物車付款后
確認收貨即可
并申請入群
(請務必入群,防止錯過與活動有關的通知)
3、本活動門票沒有實體票
當天憑購買時的身份信息簽到入場
未提前報名者謝絕參加
本活動不支持退款,可自行轉讓。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北京青年報》“天天副刊”所有
集合地點參考路線
集合地點:北京市東城區(qū)干面胡同51號(世界知識出版社院內)B座2層會議室
可乘坐地鐵5號線燈市口站 (C東南口出)下車后步行530米即可
Hash:d8cb4c8ed92b38f35b23e85945fcbc81a5a518d7
聲明:此文由 北青天天副刊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