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冬登霸王嶺熱帶雨林生態(tài)文化旅游
厚植綠色新優(yōu)勢,打造“山海黎鄉(xiāng)大花園”。值昌江黎族自治縣成立30周年之際,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海南昌江推出首屆霸王嶺熱帶雨林生態(tài)文化旅游活動。春賞木棉紅、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灣、冬登霸王嶺,“山海黎鄉(xiāng) 純美昌江”全域旅游品牌第一次如此豐滿。
昌江縣委書記黃金城表示,策劃推出首屆昌江霸王嶺熱帶雨林生態(tài)文化旅游活動,是昌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戰(zhàn)略部署,強化全民生態(tài)意識教育,促進昌江文化旅游產業(yè)融合發(fā)展,建設“山海黎鄉(xiāng)大花園”的重要舉措。
霸王嶺生態(tài)旅游潛力不可估量
“霸王嶺熱帶森林群落類型最齊全,熱帶原始林保存最完好,生物多樣性最高,生境異質性最大,生物特有性最突出?!?
這段話,是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tài)環(huán)境與保護研究所首席專家、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臧潤國教授在霸王嶺實地考察后的評價。
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成立于2006年,森林覆蓋率97%。這里分布有野生維管束植物2213種,陸生脊椎動物365種,號稱“熱帶林展覽館”。國家一級保護植物3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6種。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海南長臂猿是世界四大類人猿之一,屬于國家一級保護瀕危物種,現僅存27只,而霸王嶺國家自然保護區(qū)是海南長臂猿唯一棲息地。第19屆國際靈長類大會確定全世界極瀕危的25種靈長類,海南長臂猿被列為第5位。
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資源極為豐富,除原始熱帶雨林、稀有海南長臂猿外,還有樹王、奇石、名花、溫泉、飛瀑等,生態(tài)文化旅游潛力不可估量?!?a href='/guowuyuan/' target=_blank>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fā)展若干意見》明確提出,高水平開發(fā)建設霸王嶺精品景區(qū)。
打響“冬登霸王嶺”旅游新品牌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設“山海黎鄉(xiāng)大花園”。首屆昌江霸王嶺熱帶雨林生態(tài)文化旅游活動圍繞“走進熱帶雨林,親近長臂猿”主題,融合雨林文化、戶外運動、生態(tài)旅游等活動,打響“冬登霸王嶺”旅游品牌,擦亮“熱帶雨林看昌江、霸王歸來不看樹”等城市名片,讓更多游客走進“山海黎鄉(xiāng)大花園”,體驗純美昌江。昌江還借機啟動霸王嶺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工程,創(chuàng)建全省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實踐范例。
通過舉辦霸王嶺熱帶雨林生態(tài)文化旅游主題活動,讓海南長臂猿這一珍稀物種廣為人知并受到關注,提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同時也讓更多人領略熱帶雨林的魅力,吸引島內外游客、旅游企業(yè)、新聞媒體來昌江觀光、考察、合作,提高昌江知名度,加快建設“山海黎鄉(xiāng)大花園”。
首屆昌江霸王嶺熱帶雨林生態(tài)文化旅游活動,得到省林業(yè)廳、省旅游發(fā)展委員會、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省文體廳、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大力支持。活動期間,昌江策劃雨林健跑、植樹造林、攝影大賽、黎陶黎錦展示、雨林知識講座等十項活動,為廣大游客“冬登霸王嶺”獻上豐富多彩的旅游大餐。
打造“山海黎鄉(xiāng)大花園”
對于昌江而言,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是破解日趨增強的資源環(huán)境約束、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選擇,是昌江實現后發(fā)趕超的最大優(yōu)勢,是增進昌江人民生態(tài)福祉的必然需要,是提升“山海黎鄉(xiāng)·純美昌江”影響力的最佳途徑。
黃金城表示,昌江要充分發(fā)揮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勢,以解決突出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為導向,以保持一流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推動綠色發(fā)展為目標,以體制創(chuàng)新、制度供給、模式探索為重點,全域推進生態(tài)治理、全域建設最美生態(tài)、全域打造大景區(qū),全面建設“山海黎鄉(xiāng)大花園”。
推動全域旅游加快發(fā)展,建設生態(tài)文明示范縣,昌江將重點打造棋子灣國家海洋公園、昌化大嶺森林公園、海尾(國家)濕地公園、國際游艇港等一流濱海景區(qū),建設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昌化江畔木棉公園、皇帝洞十里畫廊等昌化江景觀帶精品景區(qū),不斷豐富“昌化江畔木棉紅”“芒果飄香昌江情”“玩海體驗棋子灣”“熱帶雨林看昌江”等四季旅游活動內涵,精心打造“山海黎鄉(xiāng)大花園”,為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首屆昌江霸王嶺熱帶雨林生態(tài)文化旅游10大主題活動
1、走進新時代--跨年徒步迎新暨走進熱帶雨林,親近長臂猿熱帶雨林健康跑
時間:2017年12月30日
內容:打造負氧離子雨林深呼吸激情運動之旅,吸引國內外游客到海南長臂猿的故鄉(xiāng)來旅游觀光。
2、植樹造林,綠化昌江——義務植樹活動
時間:2018年1月
內容:宣傳貫徹“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發(fā)展理念。
3、第六屆“昌化江畔木棉紅·探秘雨林”全國攝影大賽
時間:2017年12月-2018年10月
內容:邀請國內100位攝影師走進霸王嶺,以微觀的鏡頭記錄稀缺生物、記錄大美霸王嶺、邂逅海南長臂猿。
4、“我愛昌江——走進熱帶雨林、親近長臂猿”全國征文比賽
時間:2017年12月—2018年6月
內容:圍繞霸王嶺熱帶雨林、長臂猿保護等主題,公開征集詩詞、散文等作品,評選出優(yōu)勝作品并集結出版。
5、“熱帶雨林看昌江”知識講座
時間:2017年12月27日
內容:舉辦熱帶雨林科普講座,邀請專家學者到昌江為黨員干部普及熱帶雨林知識、增強生態(tài)文明意識。
6、“走進熱帶雨林,親近長臂猿”流動科普大課堂
時間:2017年12月
內容:展示霸王嶺熱帶雨林和海南長臂猿前世今生,以及其棲息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現狀,普及海南長臂猿知識。
7、雨林光影—霸王嶺熱帶雨林圖片展
地點:縣宣傳文化中心一樓
內容:搜集展出關于霸王嶺熱帶雨林和海南長臂猿的攝影作品,進一步激發(fā)人們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
地點:縣宣傳文化中心三樓
內容:舉辦昌江三寶精品展。邀請全國專家學者到昌江舉辦相關研討會,提升昌江三寶知名度。
9、昌江黎韻—黎陶黎錦非物質文化遺產展
時間:2017年12月26 日
地點:縣宣傳文化中心三樓
內容:讓游客了解黎族的歷史文化,體驗黎族傳統制陶和黎族織錦技藝。
10、雨林畫卷——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地點:縣宣傳文化中心四樓
內容:邀請國內藝術名家到霸王嶺熱帶雨林采風寫生,舉辦雨林畫卷——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海南長臂猿的這些知識 你知道嗎?
海南長臂猿是世界上現存數量最少的哺乳類動物和靈長類動物;是沒有被公開展出和進行人工飼養(yǎng)的靈長類動物之一。
2002年,第19屆國際靈長類學術大會確定全球極瀕危的25種靈長類動物,海南長臂猿被列為第5位,在確定中國的靈長類動物保護級別時,海南長臂猿被列為第一位。
據記載,20世紀50年代初,海南長臂猿曾廣泛分布在海南島的澄邁、屯昌一線以南12縣,種群數量約2000只。然而到20世紀80年代初,該物種僅能在霸王嶺林區(qū)看到,當時僅為2個家庭群,共7只—9只;為保護好這一珍稀瀕危物種,1980年成立霸王嶺保護區(qū),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逐步恢復和發(fā)展;2016年,經保護區(qū)和香港嘉道理中國保育共同組織調查,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增加到4群27只。
海南長臂猿是研究人類起源和生物進化的規(guī)律實據,其骨骼、四肢、五官、神經、新陳代謝等與人類基本相同,而且在心理、生理、感情、思維等方面與人類相似。因此,海南長臂猿是人們研究現代醫(yī)學、心理學、人類學、生命學和社會學的重要實物。
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 景觀奇特
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號稱“熱帶雨林展覽館”,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也被人們稱之為“綠色寶庫”“物種基因庫”。
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景觀奇特,有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熱帶雨林,有聞名遐邇的海南長臂猿,有巧奪天工的奇石怪巖,有神秘無比的洞穴構造以及滿山遍野的花卉和濃郁的黎族風情,素有“霸之林、王之木、奇之石、花之境、稀之猿、溫之泉”之美譽。如“樹神”胸徑2.3米,高28米,冠幅直徑達16米,樹齡約2600歲。
霸王嶺是天然氧吧,豐富的熱帶雨林賦予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珍貴而富裕的負氧離子。這里負氧離子濃度每立方厘米10萬個以上,是一般城市空氣負氧離子的200-300倍。
近年來, 昌江以豐富多彩的熱帶森林資源為基礎、千姿百態(tài)的雨林景觀為特色,科學評估保護與開發(fā)的辯證關系,鋪設完成“情道”“霸道”“天道”“錢道”和“王道”5條游覽、科考棧道,總長度6.8公里,五條棧道景觀各異、特色鮮明、一步一景、渾然天成。
行走霸山嶺棧道,沿途古木參天,可以觀賞到“樹神”、“根抱石”“老莖生花”“空中花園”“永不放棄”等景觀,古樹巨木讓人應接不暇。如果運氣夠好,還可以聽到海南長臂猿的聲聲鳴叫。
Hash:6d5bd782e41ea80a589fb3d025fb8411c5a095e9
聲明:此文由 海外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