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要再次發(fā)力 錢塘江海塘正走在申遺路上
來源:青年時報 作者:記者 駱陽 文 蔡酈
杭州是一個多水的城市,城中的西湖,穿城而過的大運河,還有城市邊緣的錢塘江。前兩處都已經擁有了世界文化遺產的桂冠,也正因此,錢塘江也走在申遺路上。
大自然的偉力造就了天下獨有的錢塘江涌潮。錢江潮以形式多樣、氣勢雄渾、驚險壯觀著稱。千百年來,為抗拒大潮入侵,當?shù)厝嗣裨?a href='/hekou/' target=_blank>河口兩岸修筑了與長城、大運河并稱為我國古代三項偉大工程的錢塘江海塘。為了深入發(fā)掘錢塘江歷史文化資源,推進海塘的研究、保護與申遺工作,昨天,由杭州市政協(xié)、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共同主辦的2016年杭州文史論壇暨“錢塘江海塘保護與申遺”研討會在美麗的西子湖畔召開。
因塘而存古已有之
杭州“因湖而名”,“因河而興”,也“因塘而存”?!疤痢本褪清X塘江海塘。錢塘江出杭州灣入東海,全長約668千米。“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边@幾天正值錢塘江大潮汛,也是一年一度最佳的觀潮時節(jié),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錢塘江海塘。
錢塘江海塘歷史悠久,歷代都有修筑,規(guī)模宏偉,是我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目前,錢塘江兩岸古海塘總長300多千米,有自先秦以來各個歷史時期各種類型的海塘遺存。兩岸海塘所承受的動力,除山洪、海潮、風浪之外,更有破壞力極大的涌潮。河口江潮的大溜,南北擺移不定,岸灘時坍時淤。歷史上不斷在兩岸筑塘,屢筑屢毀,古代人民從而探索改進塘型結構,修建各類護塘建筑物。
據史料記載,現(xiàn)在的杭州城在秦漢時為大片的水面,東漢華信開始筑土塘防范江潮,但時常坍塌,至中唐仍有潮水涌入杭州城。至五代,吳越國王錢镠修筑了捍海塘,杭州“潮患頻仍”的困境得以緩解。在他治國治水數(shù)十年后,杭州經濟發(fā)展、民生安逸,進而發(fā)展成為“東南第一州”。宋元時期,杭州成為全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被冠以“人間天堂”美譽,對海塘的修筑更加重視。明清以來,江南物阜民豐、財富集聚,歷代王朝出于發(fā)展民生、加強統(tǒng)治的戰(zhàn)略角度,都將修筑錢塘江海塘上升為國家工程。
“可以說,錢塘江海塘對杭州而言,是守護城市生存與發(fā)展的堅強衛(wèi)士。它不僅捍衛(wèi)了杭州城,也保障了太湖南岸及寧紹平原的發(fā)展,保障了運河江南段的沿用,保障了宋代以來國家財賦的積累,促進了江南地區(qū)的經濟社會文化發(fā)展,發(fā)揮了多方面的巨大作用?!焙贾菔姓f(xié)主席葉明說道。時至今日,部分錢塘江古海塘仍為捍衛(wèi)長江三角洲經濟區(qū)安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海塘浸潤工匠精神
錢塘江河口潮強流急,床質不耐沖刷,灘岸漲坍變化迅速頻繁,海塘常因江岸崩坍、塘基淘刷而致坍潰。從宋朝至明朝,采用節(jié)節(jié)退守,另建新塘的被動策略。直到明嘉靖年間黃光升在海鹽創(chuàng)建五縱五橫魚鱗石塘,經臨潮考驗有效,海鹽塘線才得以固守不再后退。
清世宗胤禛、高宗弘歷對海寧、仁和一線海塘一再強調凡可建筑石塘之處,一律改建石塘,大力固守,積極防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更采用固塘與保灘、治江相結合,由單純防御轉為積極進攻,治理寬淺游蕩的江道,不僅固定了海塘險段,還增加了幾道新的防線,防潮能力顯著提高。
在官方主導的海塘建設中,其實逐漸形成了“一勞永逸”的高標準意識,希望海塘的修筑能夠長此以往永久有效抵御無休無止的大潮沖擊。在海塘建設上的資金投入、工程設計、技術應用等方面都要向高標準看齊。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看到大量保存完好的清代魚鱗石塘遺存,它們龐大的建筑體量被譽為“海上長城”?!霸谶@其中,我們能明顯體察到浸潤其中的一種工匠精神:不惜工本、精益求精。這是杭嘉湖地區(qū)至今仍著稱于世的一種人文精神?!焙贾菔姓f(xié)文史委特聘委員姜青青說道。
申報世遺刻不容緩
杭州現(xiàn)存錢塘江古海塘中,除了西江塘仍作為一線海塘發(fā)揮著防洪的重要作用外,其余基本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治江圍墾“退居二線”。葉明說:“海塘的防洪御潮功能逐漸減弱,但它本身承載的文化價值不可忽視?!蹦壳?,除錢塘江古海塘本身外,兩岸還保留著與海塘有關的眾多歷史文化遺存。
但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和現(xiàn)代城市的發(fā)展,古海塘正面臨著自然的侵蝕和人為的侵害,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古海塘雖被列為文保點,但保護只落實在局部;二是未被列為文保單位的大量古海塘遺址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況;三是部分新發(fā)現(xiàn)的古海塘,因為沒有及時認定,更未引起社會的關注。因此,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加大保護力度、擴大保護范圍,錢塘江古海塘這一人類偉大遺產將難以繼續(xù)保持其風貌,其原有的文化基因也將面臨消失?!白鳛橹袊糯梻ゴ蠊こ讨?,錢塘江古海塘理應被重視,并及時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葉明說道。
“錢塘江海塘是數(shù)千年來錢塘江兩岸人民與大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創(chuàng)作的一件杰出‘作品’和系列遺產的代表作,具有世界遺產的突出普遍價值,符合世界遺產的第四、第五、第六這3項標準,價值內涵完全符合‘世界文化景觀’的標準?!比~明深信錢塘江海塘可以成功申報世遺。
錢塘江海塘并非純粹的工程產物,它與錢江潮一起,是地域文化發(fā)展的綜合產物,不僅有文化、科技、文學、民俗、生態(tài)等方面的內容,更有精神層面的激勵和鼓舞。因此,深入研究錢塘江海塘歷史文化,共商助推海塘保護與申遺工作,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鏈接
從五代開始,古代海塘歷經吳越竹籠石塘→北宋疊砌石塘、陂陀塘→南宋縱橫石塘→明清魚鱗石塘等發(fā)展歷程,從直立石塘到斜坡石塘,從豎砌到橫砌,再到縱橫疊砌,每一種類型的塘型都代表著一個時代或一定時期海塘技術的進步和發(fā)展。
Hash:d4a2bccc56b03261b7c8bc8a40658bcfc43140cb
聲明:此文由 搜狐焦點杭州站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