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中國清水河明長城:開發(fā)與保護依然是重中之重
深秋的清水河明長城在陽光照耀下,讓一些來此游玩的賓客,依稀想到昔日這里的歷史滄桑,金戈鐵馬。
然而,對于劉建國而言,他想到的卻是,未來,這里的長城如何做好開發(fā)與保護的大事。
劉建國是內蒙古自治區(qū)清水河縣原文物管理所所長,家鄉(xiāng)的明長城,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他的“精神圖騰”。
官方資料顯示,清水河明長城,全長150公里,劃分為102段,占內蒙古明長城資源(內蒙古明長城總長923公里)的17%。
劉建國3日介紹說,在內蒙古明長城資源中,清水河明長城分布比較密集,境內明長城景觀獨特、留存完整、隨山起伏、墩臺林立、雄壯渾厚,有長城專家曾贊譽,其一段“可與八達嶺長城媲美?!?/p>
不過,讓劉建國難以釋懷的是,2001年之前,這里的長城,曾遭遇過不法分子破壞,“關鍵是大家對長城的保護意識不夠?!?/p>
欣喜的是,2001年迄今,官方對長城保護的意識逐年加強。
據(jù)介紹,2001年,清水河明長城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清水河縣長城優(yōu)美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文化資源越來越受到專家、游客的關注。
之后,清水河縣委、縣政府在長城的保護和開發(fā)利用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將其納入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大決策中,推動長城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旅游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官方消息顯示,從2007年開始,清水河縣在長城一線組建了30余名長城保護員,定期對長城巡查保護。2010年,官方制定出臺了《呼和浩特長城管理辦法》,2021年,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會制定了《呼和浩特長城保護條例(草案)》,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見。
至此,呼和浩特全市的長城保護進入規(guī)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
讓劉建國頗為興奮的是,2020年11月24日,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中,清水河明長城小元岇段、板申段和老牛灣段入選。
劉建國告訴記者,這三處點段在明代分屬山西鎮(zhèn)和大同鎮(zhèn)。其中的山西鎮(zhèn)小元峁段長城是清水河明長城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段。它不僅具有軍事戰(zhàn)略位置的重要性,更主要體現(xiàn)了明長城建筑的特點、營造技藝與工藝,是古代防御制度與建制的長城代表性點段,也是長城抗戰(zhàn)及相關歷史事件紀念地的長城代表性點段。
最新的好消息是,今年以來,中國官方將立項清水河縣國家長城文化公園建設,建設內容包括:長城文化體驗區(qū)、重點敵臺觀景區(qū)、科普長廊、窯洞文化民俗體驗區(qū)、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等。
劉建國認為,“這對宣傳長城文化、推動清水河縣旅游業(yè)發(fā)展具有深遠意義?!?/p>
對于未來清水河明長城的開發(fā)和保護,劉建國給出的答案是,“官方要加強對長城文化、地域文化的挖掘?!?/p>
在劉建國看來,人們之所以喜愛長城,不僅建立在其優(yōu)美的觀感上,更重要的是其深厚的文化品味上。包括歷史背景、重大歷史事件、民族關系、地方特色、勞動人民的智慧等等。
“長城文化是一個大課題,只有文化先行,挖掘出更多文化內核,才能吸引更多人增加對中華民族的歷史認同和情感認同,在游覽中獲得充實感和啟發(fā)教育,增強長城的魅力和影響?!眲⒔▏缡潜硎?。
“長城建成至今,經(jīng)風沐雨,如不加強保護,一些建筑就會傾圮,就會無跡可尋、不可再得?!眲⒔▏ㄑ裕汗俜揭皶r巡查巡視,甚至一些重要長城景觀地段要加大投入力度,在保護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fā)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在內蒙古烏蘭察布政協(xié)召開的一場傳承長城文化座談會上,受邀參加的劉建國認為,這次會議對傳承長城文化有著重大意義,清水河縣也計劃明年以政協(xié)牽頭組織一次長城文化研討會。
在他看來,長城保護不可一蹴而就,要持續(xù)不斷增加投入,才可有效保持其歷史風貌。
來源:中新網(wǎng)內蒙古新聞
Hash:5738f717854310ac940a1eec01e88f85184c2067
聲明:此文由 清水河生活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