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洋樓丨金邦正故居 ? 最早的《科學》定期雜志
舊居是建造于上世紀四十年代的西式平房,磚木結(jié)構(gòu),清水墻面,裝修精致,居住舒適。
1909年9月,金邦正成為第一批公費留美學生之一,與梅貽琦、胡剛復、王士杰、秉志等47人同赴美國深造,在康奈爾大學林科主修森林學。在康奈爾大學讀書期間,金邦正與留美學生胡適、任鴻雋等人發(fā)起組織“中國科學社”,并當選推廣部部長。他們認識到要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沒有科學,是難以立國的。而中國所缺乏的莫過于科學了,因此,他們要把“科學”介紹到中國來,讓它富國強民??茖W社旨在“提倡科學,鼓吹實業(yè),審定名詞,傳播知識”,該社出版《科學》月刊,向國內(nèi)介紹留學生情況及西方科學知識,以喚起中國人對科學的重視,提高民眾的科學文化水平?!犊茖W》是我國最早的定期科學雜志,一直辦了35年,直到1950年才與《自然科學》雜志合并。《科學》月刊對人民科學知識的普及提高,對祖國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而立之年的金邦正回國后,于1917年至1920年,任國立北京農(nóng)業(yè)專門學校校長。他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兢兢業(yè)業(yè),恪盡職守,剛正不阿。特別值得稱道的是,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為人。金邦正從不搞特殊化,雖身為校長,常與教師同去飯廳,“與學生同桌共餐,全校精神為之一振,師生咸表敬愛”。
金邦正大約在1942年回到天津,便著手蓋新房子,新房子蓋好了,金邦正就和夫人一起搬進了西式平房。金邦正身體不好,經(jīng)常犯哮喘,年近六旬仍然心系民族。特別是日本侵華戰(zhàn)爭,讓他更為民族命運擔憂,感到中華民族之所以落后,是因為我們的民族實業(yè)還不夠興盛,綜合國力還不夠強大。他感到中國特別需要自己的民族實業(yè),所以他對興辦實業(yè)的事特別關心。抗戰(zhàn)勝利第二年,金邦平、金邦正兄弟很想為民族興盛再盡一把力??墒撬麄z卻相繼去世,報效民族的心愿只能留給子孫們?nèi)ネ瓿闪恕?/p>
END
金邦正身上有一股憨憨的書生氣,對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對于學習、學問無比尊重。在他創(chuàng)辦《科學》雜志、擔任農(nóng)業(yè)科學校長上都有體現(xiàn)。
來源|城市快報、北方網(wǎng)
圖片來源|搜狐網(wǎng)、天津網(wǎng)、綜合網(wǎng)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告知
Hash:f57699f3c6dd2bf12fe370cb7212bec90ccd0c28
聲明:此文由 和平文化旅游局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