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之巔 |熱血巨人蕭楚女
這幾日正值英語四六級考試
各位是否考場當即禿頭并暴哭了呢?
十二月是紅色的
除了雙十二淋漓的雙手、考試前熬夜的紅眼
還有幾十年前的鮮血
前幾天,我們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今天,
小u將代領大家認識一名革命先烈——
蕭楚女
一提到革命先烈,我們腦海里就浮現(xiàn)出惲代英的形象。
(惲代英像)
今天,小u帶你走近另一位華師校友,
九十一年前隕落在石頭城,
一位熱血的巨人——蕭楚女。
(蕭楚女)
百度百科里的蕭楚女:
輸
蕭楚女(1891—1927年4月22日),漢族,原名樹烈,又名蕭秋,學名楚汝,乳名朝富,出生于湖北省漢陽縣鸚鵡洲。曾與惲代英一起主編《中國青年》、在廣州協(xié)助毛澤東編輯《政治周報》,曾任廣州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專職教員、黃埔軍校政治教官。參加過武昌起義、五四運動。1927年4月22日在南京石頭城監(jiān)獄被殺害。
他是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是中國共產(chǎn)黨優(yōu)秀理論家、中國青年的良師益友、《中國青年雜志》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的名言“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正是他的真實寫照。2010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社會科學概述)
說“蕭楚女”
相信你也對這一名字表示不解,
現(xiàn)在小u將做出解釋:
輸
其實“蕭楚女”來自愛國詩人屈原的“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詩句,該詩中的“女”出自《楚辭》,指的是神女,因屈原是楚國人,因此這里的神女也可稱楚女,蕭楚女就取屈原用來象征愛國志士的“女”字為名,表示自己一定要做拯救民族危亡的“楚女”的偉大抱負,“楚女”是革命意志堅定,能夠力挽狂瀾的神女之意,因此就有了“楚女”之名,再加上蕭秋本人姓蕭,所以其筆名就取為了“蕭楚女”。
36年做一支蠟燭:
是啊
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
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蕭楚女短暫的人生也確實如蠟燭般一直明亮:
10歲時,洞庭湖風暴和長江大水使他家成了赤貧戶,父親也因舊病去世。為謀生計,蕭楚女在12歲時就到一家木材行做學徒,后到茶館跑堂,到長江輪上當伙夫,輾轉(zhuǎn)于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干過醬園徒工、街頭報童、排字工人等。在顛沛流離的困苦生活中,他堅持自學,將中學的文理課本讀完,還經(jīng)常練習寫文章。
(蕭楚女來樊居住原址房屋外景)
后來,武昌起義,他20歲,投入民軍。因不滿袁世凱復辟憤然退伍。大學畢業(yè)后,在《大漢報》和《崇德報》任編輯,經(jīng)常用“楚女”筆名發(fā)表文章,鞭撻袁世凱政府的反動統(tǒng)治,傾訴其對國家前途的憂憤。
五四運動,他28歲,開始學習馬克思主義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他反對舊社會對女性的綱常約束,反對舊風俗。次年,參加惲代英在武漢創(chuàng)辦的“利群書社”,開始走上有組織的斗爭道路。
(蕭楚女)
他在多所學校任教,鼓勵學生閱讀魯迅作品,沖破舊風俗,鼓勵學生抵制日貨。在被反動派告密以致被辭退時,鼓勵學生到農(nóng)村去開展農(nóng)村教育,尋找新的出路。他在任職《新蜀報》主筆期間宣傳馬克思主義,揭露軍閥的黑暗統(tǒng)治和帝國主義的殘酷掠奪。后撰寫大量文章,批駁國家主義派和戴季陶主義宣揚的階級調(diào)和及階級斗爭熄滅論,捍衛(wèi)馬克思主義。
(社會主義概要講義大綱)
35歲,被聘為全國農(nóng)民運動委員會委員,組織農(nóng)民教育。農(nóng)講所結(jié)束,蕭楚女到黃埔軍校任政治教官,參加指導全校的政治工作,被稱為杰出政治教官。
36歲那年的二月,因過度勞累肺病惡化,住進廣州東山醫(yī)院治療。4月,被反動軍警從病房拖走關進監(jiān)獄。
4月22日蔣介石電令將蕭楚女秘密處決。那天的南京石頭城監(jiān)獄內(nèi),一排士兵站在刑場上,蕭楚女、劉爾嵩、熊銳、李森等40多名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者,高唱著《國際歌》,從不同的牢房走上刑場。面對反動派,他不屈就義。36歲。
(蕭楚女)
今天的蠟燭:
在這個革命先烈逐漸被遺忘的年代,
舒適與繁華讓我們漸漸忘了去懷念
那些帶給我們美好生活的他們。
但是在今天,
我們要懷念與學習的,
除了他的崇高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情懷外,
還有踏踏實實的明亮。
人一生最美好的事就是活成一道光。
從頭到腳的明亮,也一直明亮他人。
最后,小u向大家推薦兩本書,
《蕭楚女》連環(huán)畫圖書
二是抽玉(蕭楚女)著
《國民革命與中國共產(chǎn)黨》
希望這兩本書能帶給大家更多光明
(《蕭楚女》連環(huán)畫圖書)
圖文 排版 |王靜茹 王京
部分圖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
Hash:c46b9fbf6b4a79c952149af9ca77af44def99819
聲明:此文由 華中師范大學學生會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